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13章 雨夜

第313章 雨夜(1/2)

    左宗棠立于大帐之中,目光炯炯,神色严肃而笃定,手指墙上悬挂的湖南地图。

    “我与曾涤生相交多年,深知其人脾性。他虽性子迂腐,却并非无决断之人。”

    “如今,陈玉成部已至宁乡,不出一两日,必兵临长沙。曾涤生若不想命丧长沙,唯有撤退一途。”

    “再者,长沙段湘江为我军掌控,他们若撤,只能向南逃窜,从湘潭城南渡过湘江,再退守衡阳,凭借衡山之险,方有可能与我军对峙。”

    “然其从长沙撤退时,必知我军会追击,所以定会安排刘长佑部留湘潭接应,并提前在湘江上架设浮桥,以便过江。”

    萧云骧与左宗棠想法不谋而合。

    不过,他既然有意培养左宗棠为统帅型人才,便在众将前让左宗棠多表现,自己则默默支持引导。

    李竹青、刘昌林、叶芸来等人听了左宗棠的分析,纷纷点头称是。

    左宗棠看向萧云骧,见他微笑点头,目光满是鼓励期许,更是振奋,直接请示:

    “大王,可令陈玉成部不必来长沙,直扑湘潭南面,截断曾国藩南逃之路;”

    “同时命水师留部分兵力守长沙,其余开赴湘潭,封锁湘江水面;”

    “再命骑兵旅集结兵力,骚扰湘潭刘长佑部,阻止其架设浮桥。”

    萧云骧颔首同意:“就依军师所言。”

    西军传令探马领命,从军营疾驰而出,奔向各方。

    第二日,即农历五月二十四夜晚,夜幕初降,天空突然乌云汇聚。

    一道道闪电如银蛇般划破漆黑的夜幕,紧接着,沉闷的雷声滚滚而来。

    没过多久,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整个世界瞬间被笼罩在一片雨幕之中。

    萧云骧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与刘昌林在雨中,检查士兵驻地有无被淹。

    晚八点左右,才回到帐篷,借着油灯灯光,展开彭雪梅的来信,再次细读。

    信中,彭雪梅告知已搬至武汉,在新小学任语文教师。虽奶奶和妈妈反对,但彭玉麟并未阻拦。她也渴望如彭阿朵般,做些属于自己的事。

    信里多是生活琐事,最后问他何时回武汉。

    文字内敛平静,无后世恋人山盟海誓之炽热,却让萧云骧感受到浓浓思念,心中涌起暖流,倍感安慰。

    萧云骧平日亲和,实则内心孤独。

    他与所谓亲人的萧家兄弟,并无多少实际交集。除萧朝富外,对其他兄弟几无印象,与陌生人无异。

    他给杨宣娇写信,多从政治考量,而非私人情感。

    身边人多是同志、同事,鲜涉私人情感。唯有彭雪梅,让他感受个人温暖关怀。

    这种内敛平静的情感,给经历过后世那种“夜里干柴烈火,天亮各奔东西”男女关系的他,颇有新鲜感与心动感。

    “轰!”一阵炮响,在雨夜雷声中清晰可闻。

    紧接着,卢岭生在帐外急切呼喊:“大王,大王,睡了吗?左军师请您速到大帐!”

    萧云骧起身披蓑戴笠,掀开帐篷,与卢岭生冒雨奔向大帐。

    路上他大声问道:“哪里打炮?”

    卢岭生手指南面回应:“阿弥岭阵地!”

    萧云骧赶到大帐时,里面灯火通明,左宗棠、李竹青、刘昌林已在等候。

    他急切问道:“曾国藩突围了?”

    左宗棠点点头,眉头紧锁,颇为苦恼:“叶师长用火炮阻拦,但雨大天黑,效果不佳。”

    萧云骧当机立断:“先生在此主持大局,我去阿弥岭看看。”

    左宗棠颔首:“大王自去。”

    因雨大无法点火把,萧云骧和警卫排,只能在黑暗中,借着空中闪电的亮光,摸索前行,不久便到了阿弥岭阵地。

    此时大雨如注,天地被水帘笼罩。

    唯有安置在带顶盖、可挡雨炮位的24磅重炮仍能正常发射,且射程足够。

    其余火炮因雨水容易浇灭火绳、灌入炮膛,有炸膛风险,所以并未开火。

    萧云骧来到核心工事,此工事有顶盖、排水好,较为干燥。叶芸来正在此处。

    他举望远镜,透过雨幕,见前方两三里处,阵阵闪电光亮中,隐约可见果有大量清军,正在从长沙城门涌出,向南进发。

    他大声问叶芸来:“阿莱,确定是清妖主力突围?”

    叶芸来大声回答:“天黑雨大,看不清,但可肯定,人数很多,我令炮兵轰击,看能不能杀伤一二。”

    萧云骧又问:“派人探查了吗?”

    在炮声、雷声中,两人只能扯着嗓子说话。

    叶芸来无奈回道:“派一团上去,被打回来了。我们的枪,雨中火帽易失效,还得防雨水灌枪膛,打十枪,能响五枪就不错。”

    “军师说不与清妖拼消耗,我就命令撤下来了。”

    萧云骧暗自佩服曾国藩的决断。

    在雨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