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03章 战术

第303章 战术(1/2)

    6月13日,距双方上次大战已过去半月。长沙城中,湘军再度倾巢而出。

    长沙城东浏阳门与小吴门轰然洞开,沉重吊桥落下,清军鱼贯而出。

    城墙上,湘军炮兵高度戒备,紧盯西军阵地,生怕遭到突袭。然而,西军依旧毫无动静。

    清军在城外迅速整队,缓缓朝五里牌阵地逼近。

    伍绍宗以两千敢死营为先锋,这些敢死营士兵皆手持藤牌、单刀,未配备火器。

    他们大多是投降的前天地会、太平天国成员,在伍绍宗眼中,不过是消耗对手弹药的炮灰。

    敢死营身后,跟着三千名,手持英国“印度型褐贝丝”燧发枪的部队。

    他们既是敢死营的督战队,又能在敢死营与对手纠缠时,凭借武器优势,实施无差别射击。

    最后的三千预备队,通常由伍绍宗亲自带队,作为最终一击,打垮对手。

    伍绍宗的部队,实行残酷的拔队斩制:士卒逃跑,军官可斩杀;军官逃跑,上级军官斩杀;军官战死,所属士卒全部斩首不留。

    同时,他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言出必行。

    在这样的军法下,其军队形成了残忍暴虐的战斗风格,

    靠江湖义气聚集的天地会会众、战力不足的太平军余部,常被他击败,成为他积累军功的台阶。

    今日,伍提督一身光鲜。

    只见他头戴精铁兜鍪。兜鍪顶插鎏金铜管缨枪,红缨如血;盔前镶着从一品高级武官的红宝石顶;后垂蓝色绸布护颈帘,缀铁片防流矢。

    内穿锁子甲,外披靛蓝色厚棉布嵌铁钉棉甲,胸前有块直径约15厘米的钢质护心镜,用皮带牢牢固定。

    肩部是铜质兽首虎头吞肩,臂缚皮质臂甲,缀长方形铁片,肘部加钢护肘。

    腰间配鲨鱼皮鞘佩刀、一支燧发短铳。

    背上插三角令旗,红边蓝底,绣“提督”篆字,左腰挂箭形令箭筒。

    他骑在一匹通体黝黑的高头大马上,黑漆木鞍,覆着虎皮鞍垫,战马前胸配棉甲嵌铁片,面门悬青铜护额,

    马鞍挂着一支长矛。

    尽管身材矮壮,但如此打扮,显得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伍绍宗这般穿着并非显摆,而是为了在其最后率队冲锋时,能让全军看见,振奋军心。

    然而今日,他眉头紧锁,满脸疑惑。

    只见前方敢死营和燧发枪队,摆开阵势,朝五里牌行进,可阵地上不见一个西军士兵。

    偶尔有一两个人影,在壕沟中快速跑动,应是西军传令兵,这才让人知道,阵地里是有人的。

    当敢死营走到距西军阵地两百米——传闻中西军开枪的距离时,西军仍悄然无声,没有枪声,没有炮轰。

    伍绍宗身后,鲍超带着一万湘军紧紧跟随,他也穿着显眼的武将甲胄。

    且按照鲍超要求,湘军军官都头戴红顶子、花翎、穿上朝廷赏赐的黄马褂,或其他显示身份的物件。

    伍绍宗转头看向鲍超,两人皆皱着眉头,满脸不解。

    但西军火器犀利,能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总归是好事。

    鲍超将想法告知伍绍宗,伍绍宗深以为然。

    就在两人交流时,西军枪声突然响起。

    此时,伍绍宗的敢死营,已接近西军阵地约一百米。

    西军枪声虽不密集,但精准无比,冲在前面的敢死营士卒,不停地被击倒。

    虽然号称敢死营,但士卒并非真的想死,见状纷纷趴在地上,不敢再前行。

    依旧没有炮击。

    但在此时,伍绍宗也懒得去猜,西军的葫芦里卖什么药了。

    “鲍超!”他对着身后大吼,“记得在关圣帝君面前说过的话,我们上去了!”

    鲍超在马上拱手回应:

    “我记得,只要伍军门的人上去了,我们就跟在后面,否则天诛地灭。”

    伍绍宗拍马向前,来到距西军阵地三四百米处,对着指挥燧发枪队的参将,劈头就是一马鞭,骂道:

    “TMD,忘记我们的规矩了,那些死囚不肯冲,直接杀了!”

    褐贝丝燧发枪虽号称射程两百米,但超过五十米,便精度大降。

    所以,伍绍宗必须驱赶敢死营与西军搏杀,为燧发枪队拉近射击距离。

    参将挨了马鞭,不敢言语,示意一个都司带百余人督战队,气势汹汹地朝敢死营趴伏的坡面冲去。

    不料,他们刚走到一百多米,就被西军精准的步枪射击纷纷射倒。

    依旧枪声不多,但露头就会被打倒。

    只要清军趴在地上不动,西军就不再开枪,似乎只想压缩清军阵型。

    敢死营士兵见督战队无法上来,更是趴在地上不动,有些积怨颇深的士兵,还朝督战队咒骂,发泄往日的不满。

    伍绍宗从未遇过如此打法的叛贼。

    以往攻打天地会或太平军余部,他先用敢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