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263章 左支右绌1

第263章 左支右绌1(2/2)

谓的外交,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死敌,如汉对匈奴、唐对突厥。

    势弱时和亲,势强时开战,打服后再和亲、同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满清通过和亲,已将蒙古和满清紧紧绑在一起,在这方面,历代王朝无出其右。

    二是对待藩属国,如朝鲜、越南、暹罗等。遵循朝贡体系,藩属国进贡,天朝赏赐回赠。

    三是双方老死不相往来,如某些时段的日本。

    所以,满清开始接触英吉利国时,按惯性思维,要求对方依藩属国礼仪觐见皇帝。

    不料那些“蛮夷”不尊天朝礼仪,不愿下跪,满清便关上大门,堵住交流通道。

    如乾隆斥责英国使团:“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总结来说,就是我不稀罕你们的东西,你们也学不会我的东西。

    但道光年间,英人用武力轰开国门。

    满清虽知打不过,却仍不肯放下天朝上国心态,更不知如何与西方诸国交往,只能让地方官员自己琢磨。

    有功是朝廷的,有过就拿地方官员抵罪。

    而满清大部分地方官员不懂外语、不明世界大势、不知国际公法,无奈之下,常采用“一瞒、二吓、三拖”战术。

    如原本位面中,两广总督叶名琛在1856年“亚罗号事件”中表现极为典型。

    首先是瞒。叶名琛明知“亚罗号”虽在香港注册,但船主为中国人,且未悬挂英国国旗,仍向英方隐瞒关键证据,仅释放部分水手淡化矛盾,却不强调清军执法的合理性;

    面对英国要求进入广州城的压力,他伪造咸丰帝诏书,谎称朝廷拒绝开放广州,以拖延英军行动。

    其次是吓。他发布告示悬赏“斩英人首级者,赏银三十”,组织乡勇夜间驾驶火药沙船,突袭英舰,白天利用大雾炮击敌军,制造英军心理压力;

    实施对香港的贸易禁运,导致英军补给困难,还派遣乡勇潜入香港投毒、暗杀英军巡逻队,迫使大量英国人逃往澳门。

    第三是拖。“亚罗号事件”初期,他反复与英方交涉,仅释放部分水手却拒绝道歉赔偿,故意拖延谈判进程达4个月,消耗英军耐心。

    最后他采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之策,英法联军攻破广州城,他被俘往印度,绝食而死,也算不失气节。

    叶名琛固然可恶,但当时清廷中枢,并未给出清晰的外交原则。

    战败后又被刻意污名化,以推卸中枢责任,这反映出此时清廷外交的扭曲心态和系统性的无能。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