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这份感觉所浸染。
此时,朱亚汶和罗锦开始接着。
“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
“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则吾华夏,为未来之国。”
湘江三友的演员站在一起,让这位马列老师有些恍惚。
他们在背诵的时候.
那种异常强烈的感觉.
越来越多人被吸引,包括其他的‘同班同学’们,此时高媛媛和江燕接上。
“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华夏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越来越多的人,镜头里,所有学生演员们,都自然而然的在镜头里。
以李轩为中心的.少年们。
激情澎湃的迸发。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华夏与天不老。壮哉我华夏少年,与国无疆!”
对未来的憧憬和炽热的太阳,此时王劲崧发现,这份合诵的情感,直接就感染了片场外的人,甚至那名似乎总是对剧组有些意见的老教授,也跟着朗诵起来。
既——《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此时。
王劲崧一开始就觉得,他们来拍这部电视剧,太年轻了。
而此时,就觉得。
拍别的作品可能确实早了点,但如果是这部作品的话。
这个少年的年纪.
就刚刚好呀!
此时他又看向了李轩。
这无敌的情绪感染能力,除了真心传递出的情感之外,还有他那无与伦比的嗓音天赋,换谁来都没办法造成这样的感染力。
不仅仅是戏内的人。
连戏外的人都能够感染,要知道戏外的人,他们可没有这种信念感和沉浸感,都会李轩的现场朗诵给感染。
如果剪辑不出幺蛾子的话,这段在电视里播出会有怎么样的效果简直无法想象。
无法想象自己学生的实力。
居然会这么恐怖..
此时的王劲崧还有点恍惚.
和刚入学那时候的李轩,完全不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强。
这种感染力.这种能带着别人进入自己的氛围的领域。
他想到了。
影帝。
至少,感觉十分的像.
这么年轻
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离开象牙塔。
这里就奠定了一个基础。
学习是为了强国之路,救国之路,而传承自梁栖超,杨昌济的思想,就是通过教育。
去强国道路。
而恰同学少年的前段,主线都是这个剧情。
学生少年是未来。
而学习更是强国之道路。
但影响我的就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国父孙先生,孙先生的经历就告诉我,内部的改良,在不完美的框架内进行也是于事无补。
梁栖超就想在封建帝国用学习来强国救国,但是他失败了。
他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失败就是失败。
继承前人的火焰,也要在其基础上吸取教训。
而此时。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走完这千里路,也就明白了道理。
也隐约的明白了。
消灭了帝制的孙文,他的框架也是有缺漏的,和他一起推翻封建帝制的人,本来就是一群土皇帝,是几个大军阀加一群小军阀,让他们来推翻封建帝国。
也确实成功,但这些军阀们,实力确实是足够的,但他们的立场,又是什么。
他们也只不过是换了一批的皇帝,从大皇帝变成了小皇帝,而小皇帝对于平民百姓,对于这个国家而言,和封建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现在还有着孙文所带来的民主作为纲领,说着以人民为本的事情,但纲领是纲领,具体团结错了对象,最后的结果也会大不一样。
改良救不了。
就像当年孙文一样,觉得改良是救不了封建帝制。
就如同现在的我一样,改良救不了现在的中华民国。
大军阀统治小军阀的方式,只会让悲剧一次又一次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