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301章 和平早报

第301章 和平早报(1/2)

    长礁岛。

    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已经初见雏形。

    主要就是一小段码头,用来同时给两艘护卫舰,或是一艘大海轮补给即可。

    再有就是一些工事,在岛上的有利位置,清理出一个隐蔽的火炮发射阵地。

    以一门炮为单位,或建钢筋混凝土小屋,或挖堑壕、山洞。

    只在码头上,修建几处炮楼。

    廖化与周仓,各自的新兵训练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

    刘昊回到岛上,简单巡查一遍,立刻穿越回现代。

    有仇必须尽快报,不然容易被人淡忘。

    事情闹的还不够火热,要让更多的人知晓才行。

    所以回到现代的第一件事,找到一家印刷厂。

    这一次交战过程,全程用运动相机记录。

    截取可以做新闻的图片,让印刷厂的文员,帮忙搞一刊报纸出来。

    所有文字,一律使用清代繁体字。

    使用从右往左的竖列排版。

    一律使用广告标准的彩印。

    直到样版满意后,刘昊才驱车去往造船厂。

    原定的5条船,交给长江及江浙沿海的五家民用造船厂建船。

    只有两家造船厂进度比较快,即将下水海试。

    刘昊等不了那么久,必须尽快,于是在钞能力的加持下,这两家船厂答应三天内下水海试。

    于是次日一早,印刷厂连夜把彩印报纸印刷完成,带着许多报纸回到晚清长礁岛。

    驾驶着另一条护卫船,抵达松江府南部海岸,从凤贤县附近登岸。

    一群十多岁的少男少女,正在海边赶海。

    刘昊担心典韦、许褚把人吓到,一个人走来。

    看看他们背着的小竹篓,多的,捡个半篓,少的,连篓底都没盖住。

    “捡这些海货,能换几枚铜板?”

    “这种海货不值钱的,捡来自家吃。”

    “你们,想不想学赚钱啊?一天至少能赚几十枚铜板。”

    “想。”

    几名少男少女,瞬间围拢过来。

    人还不够,所以,让他们回去叫人,每叫一个人过来,就给他们两枚铜板。

    不到一个小时,几人就把全村人全部叫来。

    其中一名少年向老者指道:“就是那人。”

    老者打量一下刘昊,一看发型,顿感不妙。

    这人怕不是反清复明的义士,这要是被衙门知道与这样的人接触,是要掉脑袋的。

    “不知这位英雄,唤我等前来何事?”

    “我这里有笔无本买卖,想寻人合作。”

    “什么无本买卖?”

    “在谈买卖之前,先把之前说好的钱结一下。”

    刘昊唤人把钱箱抬地来。

    全村男女都来了,共计67人,134文钱。

    数出来,递给其中年龄最大的少年。

    “一共134文,你拿去给你的小伙伴们平均分一下。”

    少年正想接,被老者制止。

    “无功不受禄,这钱不能要。”

    刘昊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

    “你放心,我乃北天竺公司的人,跟那些个反清复明的帮派没有任何关系,所谈的无本买卖,只是单纯的卖报。”

    松江府最早的报纸发行于1861年,现在才1853年,显然许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报纸。

    刘昊又命人把一捆报纸取来,打开捆绳,取出一份给他过目。

    老者叫识字的过来看一眼。

    全都是跟洋人之间的事情。

    刘昊:“我需要一批帮我卖报的人,报纸我给提供,卖一个铜板一张,所卖的钱,全部归卖报的人所有,卖的越多赚的越多。”

    就单纯的想把此次事件,闹到人尽皆知,做宣传需要花钱,这可能是最省钱,最高效的方式了。

    中年男子向老者点点头。

    “大伯,这买卖,可以做。”

    “敢问这位爷,这些纸,要往哪卖?”

    “往哪卖我不管,总之,你们想去哪里卖,我就送你们去哪里,能卖多少,我就提供多少。”

    还有这好事儿?上面可是写着大消息,去各大县城里,去租界,一天怎么也能卖个百八十份。

    于是纷纷表示愿意合作。

    刘昊现场培训了一下。

    松江府各县之间离的都不远,刘昊这一回带来许多从附近群岛招募来的新兵,他们留着辫子,又是附近人,比较方便到处行走。

    渔村本身就有船,有船的把船租来,运报纸,加上把人运到各地。

    一天后,各县城内外人员聚集地,到处传来卖报声。

    租界街道上,山姆正与几名水手闲逛。

    就听一名少年手中举着一张彩印纸喊道:

    “卖报卖报,洋人击沉百万两黄金战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