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515章 大家都很忙

第515章 大家都很忙(2/3)

是先回京复命为重。

    而前往梁国公府的人,却并非见着姜守业,只有暗自担心,不停在佛像前念叨的姜郑氏在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前姜远与黎秋梧回梁国公府报平安,让姜郑氏放下了心,但随即又被鹤留湾的紧急传讯弄得惶恐不已。

    乱兵竟然往鹤留湾而去,那里有即将临盆的上官沅芷,姜郑氏如何能不担忧,那可是姜家的血脉。

    就在姜郑氏在佛堂不停的诵经时,七老八十的赵管事连滚带爬的往佛堂跑,又摔了个鼻青脸肿。

    “夫人,大喜啊!”赵管事顾不得身上的疼痛,高声喊道:“少夫人产下小少爷…母子平安!”

    姜郑氏听得这喊声,喜道:“当真?!”

    “千真万确,鹤留湾的人快马而来报喜!”

    姜郑氏回过头去,对着佛像作了个揖,提了裙摆急步出了佛堂:

    “老赵,快派人去大理寺通知老爷!赶紧给我备车,让人将库房的所有补品带上,我要去鹤留湾!”

    赵管事颤声道:“夫人,现在不太平,您此时不宜前去。”

    姜郑氏哪里听得进去:“如何不太平,朝廷不是将反贼们灭了么,多带几个护卫便是!我要去看我的乖孙!”

    赵管事无法,只得派人去寻姜守业,一边给姜郑氏备车。

    事实上,如今燕安城中说太平也太平,说乱也乱。

    今日燕安城头之上突然增多了许多兵卒,最开始时,百姓们也不以为意,以为齐王大婚,加强一点戒备也是正常。

    但随后不久,四门突然关闭,既不许出城也不许进城,百姓们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燕安是一国之都,人口百万,城中四门来往的商旅百姓如潮水,众多车马货物进出络绎不绝。

    城门一关,当即就引发了骚乱,运输货物的车马在各个城门口堵成一片,抱怨声不断。

    许多胆大又着急之人,还上前去质问为何大清早的就关城门。

    守门的兵卒不是以前的禁军,而是右卫军,面对百姓们的质疑根本不予多言,只道:“靠近城门者,斩!”

    这般生硬无理的回答,顿时激起了一些人的怒意,起哄之下竟然去推搡守门的兵卒。

    右卫军是纯粹的杀戮机器,只尊将令,哪容得百姓推搡。

    就在要拔刀杀人之时,幸得上官云冲派人来,向百姓们解释安抚一番才罢。

    即便是这样,仍有不识趣的,非要出城,这就是送上门来的了,当即斩杀了数人。

    这种情形,在四道城门处都有发生。

    这一下大家都本分了,才知这些兵卒并非说笑,也不似禁军那般,只将人打一顿便完事了,这回是真杀人。

    百姓们这才反应过来,隐约猜到可能有大事发生。

    百姓们的猜想很快成了真,大批的官军开始在城中四处搜捕抓人。

    被抓的有干小买卖的商贩,也有达官显贵,甚至还有街边角落里的乞丐,这些人只要被抓住,下场就只有一个,那便是当场格杀,都不带审的。

    恐慌的情绪在燕安城中极快蔓延,百姓们哪还敢在大街上停留,纷纷回了家中紧闭大门。

    来此做生意的商贾,也全往客栈中躲,导致燕安城中的客栈一房难求。

    时至下午,皇城前贴出一张黄色布告来,百姓们才知道,太子赵弘安与钱皇后居然谋反,且已被诛杀。

    布告上言,让百姓们勿要恐慌,勿要趁机生事,有知情太子残党者,可向大理寺检举有重赏等云云。

    随后,燕安四门也随即再度开了,百姓与商贾又可以正常进出燕安。

    百姓们的恐慌也渐平息,随之便是议论纷纷,茶馆酒楼爆满,希望能探听到更多细节,毕竟太子与皇后造反这种事,不是天天有的。

    一时间各种小道消息乱飞,燕安城所有百姓都在谈论此事,也分不清谁说的是真,谁说的是假,但有人说便有人听,比过年还热闹。

    太子与钱皇后谋反被诛的消息,也随着城门的开启传遍到了各处,天下为之震动。

    潜伏在燕安城中的北突与党西的探子,也纷纷放出信鸽或派出信使,将此重大事件报于各自的王庭。

    梁国公府的家丁找来大理寺时,姜守业正与三省六部的头头们忙得焦头烂额。

    鸿帝的旨意一道道传来,肃杀太子与钱皇的残党,清查百官,安抚百姓,还得防范那些漏网的残党死士的刺杀。

    没一样是轻松的。

    好在杜青除了没能入皇宫观礼之外,一天十二个时辰护在姜守业左右,安全问题倒也不大。

    姜守业听得府中的人来报,姜远生了个儿子,也只是摆了摆手,疲惫的说了一句:“母子平安便好,待老夫忙完再说。”

    同样疲惫的还有上官云冲,将令不停的从帅帐中发出,清剿武装残党全都由他来办,即便得知鹤留湾被乱兵冲击,他也只是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