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504章 齐聚太和殿

第504章 齐聚太和殿(1/3)

    齐王赵祈佑乃大周亲王,大婚仪仗排场声势浩大,迎亲队伍展开后虽没有戏文中之的十里那么夸张,但也差不了多少。

    以至前队已快至张兴府门前了,队尾才刚出齐王府,可见之盛大。

    前头开道的是两百身穿金甲,腰佩仪刀、班剑的金吾卫,也有一些人扛着戟、槊等兵器。

    另有四个扛清道旗的金吾走在最前面开道,开道旗之后是金鼓旗、白泽旗,以及众多的罗伞、扇、麾幢之类的物件。

    开道金吾之后,是两百身穿红袍的鼓乐手,与二十美艳舞姬。

    舞姬们伴着乐器的吹打之声边走边舞,极其吸人眼球。

    其后又有数十宫女随行左右,手挎竹篮,篮中装满喜饼喜糖,不停的往道路两旁抛洒,引得看热闹的百姓们争相拾捡。

    赵祈佑的犊车位居其中,犊车上只有金黄罗伞,并无车厢车帘等物,这是要让天下百姓都能看到丰神如玉的齐王真容。

    犊车之后,又有障车、畜车等,拉着作为礼物的羊与大雁、五谷、酒水等物,再往后便是上千抬礼物的队伍,队尾则有一千禁军压队,长矛兵、弓箭手等皆在其列。

    这等声势,当真是旗伞飘扬金戈耀日,极其壮观,诸多排场也便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甩姜远成亲时的排场百八十条街就是了。

    迎亲队伍到得张兴府上,这里也有众多与张兴交好的官员,以及礼部主持仪式的礼官与太监在等着了。

    张兴穿着大红色的官袍早早的站在府门前相迎,见得齐王车驾过来,连忙上前行礼,这叫降阶见礼。

    入得府后赵祈佑也不需向张兴行翁婿之礼,而是以宾主之礼待之,只需献上大雁即可,这叫奠雁。

    稍倾,诸多繁杂的仪式过后,两个宫中来的女官,将新娘扶上黄牛所拉的犊车,赵祈佑亲自掌了缰绳赶车而行。

    其实这赶牛车也是门技术活,由护卫代赶也是可行的,但赵祈佑却执意亲自驾车,以示亲迎之重。

    这倒也符合赵祈佑的性格,虽然他对这门亲事有些抵触,也不知道新娘是美是丑,但张兴的身份摆在那。

    而赵祈佑现在的人设是亲善仁和,娶正妃自当要亲自驾车,不在此时装一波,还等什么时候。

    赵祈佑双手持了缰绳驱了牛车缓缓而行,眼角的余光却不断的往坐在身边的新娘看去,只是新娘被红盖头遮了面目,哪里看得清真容。

    但可以看到的是,张兴之女张锦仪虽穿着凤衣霞配,但那娇小玲珑凹凸有致的身形,却是可以看出来的。

    这让赵祈佑暗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肥妇就好,看这身段,面容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赵祈佑那张板着的脸上终于也有了一丝笑容,时不时的松开缰绳,朝大街两旁看热闹的百姓拱手。

    张锦仪也透过红盖头的纱眼,偷偷打量着赵祈佑。

    她自小聪慧,诗词书画甚至刺绣都是会的,看的杂书野记也不少,正所谓哪个少女不怀春,她也曾幻想过自己夫君的模样。

    只是让张锦仪没想到的是,她才刚及笈,鸿帝一道旨意传了下来,赐婚于她与齐王。

    赵祈佑以往的名声并不好,与姜远不相上下,有燕安双贱之称。

    但好在张兴的家教极严,从不让张锦仪过多的接触府外的世界,是真正的一门不迈二门不出的闺秀,自是不知道赵祈佑的过往。

    圣旨刚下来的时候,张锦仪也是十分抗拒的,因为话本上的王爷都是些膀大腰圆之辈,要么就是丑得不行。

    想想自己这么一个妙龄女子,要嫁给一个连样子都不知道的男子,她又怎愿意。

    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是圣上赐婚,又见得张兴整日里开心得哼小曲,张锦仪只得将苦楚藏在心里,听之任之了。

    如今见得赵祈佑丰神如玉英俊不凡,张锦仪只觉心跳得历害,脸上也泛起了红晕。

    与此同时,东宫之中的太子赵弘安,在护卫的服侍之下,将一件金丝软甲穿在了袍服内,让人将东宫仪仗摆了出来。

    赵弘安将只有在重要场合,才戴的远游冠缓缓戴在头上,目光缓缓扫过底下的一众护卫与仪仗队。

    他为太子,齐王大婚的观礼席上自是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赵弘安被鸿帝一直禁足在东宫,这数月里他也的确再未出去过,但今日他却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进皇宫。

    “事成事败,就在今日一举了!”

    赵弘安缓缓的攥紧了拳头,抬了大步出了殿门。

    殿外一侧,太子妃牵着两个不足十岁的子女静静的站在一旁,眼中尽是担忧与不舍。

    赵弘安侧头看了一眼太子妃,与两个嫡出的儿女,沉声道:“尔等好生待在家中!”

    太子妃带着儿女盈盈拜倒:“愿殿下平安得返。”

    赵弘安的女人极多,孩子也多,但对于太子妃倒还算疼爱,此时心里也不禁升起一股痛惜不舍之感。

    但这种感觉一闪而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