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红蕖心想:“指腹为婚的事情,以前母亲也曾说起过;至于乔琴夫妇分别在两处教书,也确有其事。如今听老尼这么一说,丝毫不差,看来我嫂嫂真的在这座庵里。”于是说道:“师傅既然是祁氏师母,我又怎么敢再隐瞒呢?刚才实在是因为不认识师母,所以才含糊其辞,还请您多多谅解。我嫂嫂现在在哪里?就请您带我去见一见。”末空说:“让我领她出来。”于是走进内室,把宋良箴带了出来。众人一看,只见她生得龙眉凤目,举止高雅,不同寻常,大家连忙行礼让座。末空把事情的经过跟宋良箴说了。洛红蕖见到嫂嫂,想起哥哥,忍不住流下泪来,说道:“原来嫂嫂在这里。要不是今天来进香,怎么能知道呢?没想到府上也因为迎接皇上复位,落得合家离散,真是所谓的六亲同运,怎能不让人伤感!”宋良箴听了,泪如雨下,欲言又止,只好含羞带泪地回答:“听说太公、婆婆都逃到海外去了,近来身体可安好?姐姐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洛红蕖忍不住哽咽着说:“祖父和母亲都已经去世了。我多亏唐伯伯的帮助,才能回到故乡。”
洛红蕖正要讲述逃到海外的种种事情,史氏接着说:“在这里说话不太方便。郡主既然是至亲,自然应该请到家里,再详细聊聊。”宋良箴说:“侄女出家多年,已经是方外之人了,怎么能擅自离开这座庵呢?还请伯母谅解。”闺臣说:“话虽然这么说,但好在彼此离得很近,现在过去聊聊,就算晚上再回来,也不麻烦。”宋良箴仍想推辞,众姐妹不由分说,一起簇拥着她,出了庵门,告别末空,来到唐府,与林氏、缁氏等人见过面。姑嫂二人相互诉说着这些年的苦难经历,感叹不已。到了晚上,林氏再三挽留宋良箴,并劝她一起去参加考试,慢慢打听骆公子的下落。宋良箴哪里肯答应?无奈众姐妹早就命人把她的行李搬来了,她身不由己,只好勉强住下。闺臣也替她在县里递上了履历。从此,众姐妹都聚在了一起。只要遇到除日,若花就和红红等人煎汤洗浴,就连良氏、缁氏也跟着一起煎洗。闺臣因为想起泣红亭的事情,就托末空在魁星祠内塑了一尊女像,以了却在海外许下的心愿。
这一天县考,缁氏也跟着她们十一个姐妹一同去参加考试。幸好太后的诏书中有允许女子带一两个女亲随陪伴出入的规定,所以,凡是有女眷陪考的,都不仔细检查。点名的时候,缁氏暗中让丫环顶替,混在其中,随便考了一场。等到发榜,闺臣考了第一名,若花、红红、亭亭也都名列前茅,只有缁氏考了最后一名,心里十分懊恼。颜紫绡的文字不太好,幸亏有众姐妹帮她修改润色,才得以考中。每个人都竖起了匾额。
到了郡考,众人都以为缁氏肯定不会去了,谁知道她还是兴致勃勃地说:“以天朝这么大的地方,难道会没有赏识文章的伯乐?这次再去,怎么知道就遇不到知音呢?”于是又去考了一场。等到放榜,她竟然考中了第一名郡元。若花考了第二,闺臣第三,红红第四,亭亭第五,其他人也都排在前面。颜紫绡多亏众人帮忙,也高中了。大家忙着去拜谢老师,缁氏只好假装生病。各家都竖起了“文学淑女”的匾额,十分荣耀。
缁氏这才心满意足,于是对闺臣众人说:“这次郡考,我本来不想再去,就怕又考个倒数第一,那岂不是把老脸都丢尽了。无奈连续做了几个梦,都说我如果不去应考,日后才女榜上就会缺一个人,必须我去,才能凑够一百人的数目。所以我才勉强去考,谁知道倒侥幸考了第一。将来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去参加部试呢?其实要这个第一又有什么用呢?”闺臣说:“伯母要是没有年龄限制,要是去参加殿试,说不定能夺得头名才女回来呢!明年把这第一留给亭亭姐姐,也是一样的。”林氏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