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刹那,他望见了高悬的烈日,在漫天血红的衬托下分外夺目。
“朕要死了,好疼……”
他精通医术,自知道刺哪里会让痛苦最少,又断无救治之法。
可即便如此,那钻心的疼痛还是如毒蛇循血般猛蹿上来,令他浑身痉挛。。
好在,这疼痛转瞬即逝。
马上袭来的,是一种深深的困倦感和无力感。
他阖上双眼……
一瞬间,封存已久的记忆如走马观花般,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想起了幼年时,在皇祖母膝下承欢嬉闹。
那时宫墙内的日光总是暖融融的,父皇闲暇时也会来看他,捏着他的小手教写“汉”字。
但只要不在皇祖母的视线下,一切就都变了。
皇后与皇祖母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他也形同仇敌。
皇祖母就利用太监们支持,亦与皇后为敌。
皇祖母告诉他,小心皇后,不可与之亲近。
他不懂,皇后明明是他的母亲。
为何要如此恨他?
因于此,他与兄长亦难有相见之时。
偶经庆典,陌生的兄弟俩相互一视,仿佛都想开口问问对方:你平日里是爱蹴鞠,还是喜斗蛩?
但最终没等出口,就只能在宫人的低声催促下别过脸去,形同陌路。
不久,父皇的身体也日渐衰颓,缠绵病榻,连起愈发艰难。
皇祖母失去儿子的支持,只能依靠太监。
终于有一天,父皇驾崩了。
兄长登基为帝。
他才知道,原来书上说新帝登基,竟可以这么草率。
没有什么登基大典,只有黄门郎草草宣读了几句先帝遗诏就算了事。
皇祖母告诉他:“有祖母在,他们成不了什么气候。”
祖母的自信自有道理,太监们似乎更愿听祖母的话。
可不巧,一位彪悍勇猛的大将军来了,带大军包围了皇宫。
大将军逼死了舅舅董重,也拉走了祖母。
一瞬间,他好像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太监们扭曲着脸,对他说:“想不想做皇帝?老奴们帮你杀了毒后和皇帝。你就是新的皇帝!”
他知弑君为何罪,惊恐的摇头。
皇后的声音带着却一丝虚伪的柔和:“乖孩子,跟着我,往后自然保你平安无虞。”
看着目光歹毒的皇后,再看看气焰嚣张的宦官,他真的不知道该依靠谁了。
但自幼浸润于典籍之中的他,早已从经史策论里读懂了“国君至上”的纲常大义。
如今兄长是国君,他自当依附兄长。
可兄长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啊!
可没过多久,大将军就被太监斩下了头颅,皇后和兄长竟也失了势。
另外两位将军冲入皇宫,对宦官展开屠杀。
皇后见其兄长已死,又不信他人,不敢再留皇宫,带着他们兄弟四处奔逃。
路上,皇后对他照顾有加。
未将他丢弃或者杀害。
他以为,皇祖母看错了皇后。
直到有宫人悄悄告诉他,你母亲和皇祖母都死在了皇后的手里。
他的三观再次崩塌。
可即便知道如此,他又能如何?
再然后,他终于等来了另一个“亲人”。
“你是董侯,老夫也姓董,说起来与你皇祖母还有亲缘,从今往后,有老夫照顾你,你就放心吧!”
那一刻,他竟真以为这位大腹便便,粗鲁豪横的董将军,是位可托大事的忠良。
选择相信了他。
事实上,董卓起初对他确实很好。
可好得有点过了劲。
“何皇后杀你母亲,害你舅舅,还逼死你皇祖母,是你的仇人啊!
……你得报仇!
什么?
你不敢报?
……老夫替你报!”
而后,董卓鸩杀皇帝皇后,还把他扶上了皇位。
那年,他才九岁。
他虽然一点也不想做皇帝,更不想让兄长死。
但还是试图去相信这个董卓。
毕竟,他的一切,都是董卓给的。
可接下来,迎接他的却是地狱般的人生经历。
董卓表面尊他为帝,实则视他为掌中傀儡和玩物。
对他威胁恫吓,呵斥折辱,全无半分君臣之礼。
朝堂之上从无他置喙的余地,连日常言行都被层层监视。
这位权臣还纵容士兵在洛阳城内烧杀掳掠,宫殿成了他纵情享乐的场所。
而他这位少年天子,却要眼睁睁看着先祖基业被践踏,百官被随意屠戮,宫女嫔妃们被肆意凌辱,而无能为力。
不久后,董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