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477章 长安钟繇兵不动,许都五士聚别苑

第477章 长安钟繇兵不动,许都五士聚别苑(1/2)

    可怜汉商,本是曹操麾下新擢升的勇卒校尉。

    此番他衔命东来,本是要向中原传递曹操在西羌尚存之消息,以安许都之心。

    孰料抵达后竟遭钟繇猜忌,转眼便被打入大牢严审。

    究其缘由,不过是他身上除了曹操的亲笔手信外,再无其他信物可作凭证。

    可这又怎能怪他?

    如今诸葛亮在中原查防甚严,凡涉军务者皆如履薄冰,他临行前哪敢携带过多私物留痕?

    更何况,以眼下这般局势,即便他当初真带了再多佐证,钟繇又能相信几分?

    “像,像啊……”

    钟繇捧着绢帛,反复看着上面的字迹。

    “哼哼,竟与曹公字迹一般无二。”

    麾下谋士傅干提出猜测:“字迹既如此相像,会不会真是丞相所书?”

    “不……”

    钟繇摇摇头:“那人说,此衣带既为诸葛亮所擦,以其之绝顶妖智,怎会不知带中有书?还会让他拿回来?哼……依老夫看,分明就是诸葛亮之计也!此书,必为善书者所摹!”

    “是有蹊跷……”

    傅干皱眉沉思片刻,又是一拱手:“只是司隶公,依属下看来,此人言行恳切,倒不似有欺瞒之意……”

    “那不更有问题!”

    钟繇放下绢帛,负手踱步,神色间带着几分嘲弄:“他说连那诸葛亮都曾被他瞒天过海,难道骗你还不容易?依我看,要么是诸葛亮未被他骗,反倒是他自己活在错觉中;要么,就是如今的你早已落入此人的圈套。”

    说着,用苍劲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傅干。

    傅干点点头,他纵有疑惑,也觉得钟繇的猜想更为合理。

    “所以,此人的目的是,诱我们出兵凉州。”

    “没错!”

    钟繇眉目微醺,冷哼一声:“诸葛孔明拥凉州之甲数万,却故分兵他往,令我等误认其无图长安之心。实则不然……他就是想让我们放松戒备!

    然我坚壁清野,固墙设垒,他知强取不易,故设此计诱我弃守之优,妄自出兵,他便可设伏兵击之矣!”

    傅干点点头,钟繇的猜测完全符合逻辑,更符合诸葛亮的智谋和手段。

    反倒是曹操尚在的消息,显得非常的离谱和荒唐。

    “既如此,那我们便不能出兵。”

    “一兵一卒皆不可出!诸葛孔明多智近妖,今主上临登大位之际,断不可给他半分可乘之机。”

    “遵命!”

    ……

    另一边,诸葛亮自知能防住曹操,也防不住传北的消息。

    一些羌商奔走往来,自然会带来一些关于曹操的消息。

    故而,先把水搅浑,真消息假消息都夹杂在一起,也就无从让人相信了。

    现在曹操必续往西行,再往西,就需要更熟悉路况和民生的猛将了。

    时值军谋筹策之际,诸葛孔明乃致书于刘备。

    其书意云:愿以马超易张飞,另作调遣。

    因马超久居西北,熟谙其地山川险易、民风军情,若令其续往西北以拒曹操,正如守自家后院,可保曹操难入凉州。

    至于张飞,勇猛过人且善守御,当命其驻守巴东。

    此地地势要害,北可疾驰驰援汉中,南能速往护卫成都,西通阴平、武都可应缓急,东出即达荆州能解燃眉。

    如此调度,实乃因势利导,可固疆圉而安全局也。

    刘备接到信了,大加赞赏:“孔明深谋远虑,知人善任,正合我意也!”

    遂下调令,让马超往西北,张飞归巴东。

    可这番调令,让刘备身旁的人产生了疑虑。

    莫说法正,就连伊籍也不禁担忧。

    因为相比马超,显然张飞与刘备更近。

    张飞在诸葛亮身旁,多少有点相互制衡的关系。

    而如果换做马超,恐为诸葛亮“策反”为其亲信。

    “主公三思!孔明素有大功。然如此安排之下,其手握数万精兵,独占凉州,且粮草军备皆可自给自足。若时日一久,他生了自立之心,我等届时怕是再无制衡之力,恐将悔之晚矣!”

    刘备闻言,心中一动,那篇字字泣血的《出师表》又在脑海中缓缓浮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犹在耳畔。

    孔明先生为了匡扶汉室大业,子孙三代人皆献于国家。

    莫说他无自立之心,倘若他真有自立之心,我又有何不能释怀?

    届时自当倾力相助,成全他又能如何?

    难道偌大大汉王朝,容得下十三州牧,就容不下一个鞠躬尽瘁、忠贯日月的诸葛孔明么?

    然这只是刘备心中的一念之想,他自知诸葛亮绝非自立之人。

    甚至于,刚才那一念之想,都觉得自己侮辱了诸葛亮的贞烈之志与赤子之心。

    刘备坦言道:“孝直,机伯,汝可信吾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