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421章 曹操欲杀杨修,张松舍命相劝

第421章 曹操欲杀杨修,张松舍命相劝(1/2)

    杨修自诩为聪明,事实上他本身确实也很聪明。

    毕竟能被曹植看得上眼的人并不多。

    然其常谓:为人臣下者,当善忖主公之心。

    凡事宜料于主公之先,既可助其未雨绸缪,亦能彰自己的超世之才。

    他了解曹操。

    曹操虽有多疑狠辣之名,但那都是对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比如边让,那人经常和丞相唱反调,讽刺其治国大计。

    比如许攸,其人对居功自傲,对丞相毫无尊重可言。

    再比如娄圭,其人虽与丞相交好,亦有通敌放诸葛之嫌疑。

    丞相将他们杀了,纵然有些可惜,那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而实际上,曹老板心胸广阔,多以大局为重。

    能容贾诩之诡谋毒计,能忍张绣之两番背叛,乃至张松当庭历数其短,亦能抚掌而笑,不以为忤。

    这样的主公:胸藏江海之量,腹隐经纬之机,岂是气量狭小之辈?

    而他杨修是谁?

    弘农大族杨氏子弟,出身干净,根正苗红,且对丞相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又与曹植交好,另有荐张松之功。

    此外,身为丞相府佐吏主簿,可谓丞相之属官近臣。

    这样的身份,和丞相开点小小的玩笑,不是理所应当么?

    事实上,杨修之前还真没少和曹操开玩笑。

    譬如:曹操在新建的相府大门上写一“活”字,杨修见状命人将门改窄,称:“门中活,‘阔’字也,丞相嫌门太宽。”

    曹操闻之笑了笑,口中称善。

    再譬如:马腾曾献奶酥一盒,曹操于盒上题“一合酥”三字,杨修见后竟与众人分食,称“‘一合酥’乃‘一人一口酥’也”。

    曹操闻其解释,半晌无言以对,随之哈哈大笑,步出门外。

    显然乃为其智所折。

    还有,前番曹操梦中杀人,此卒乃许褚精心培养,忠诚可靠。

    许褚不解其意。

    杨修谓之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许褚细问,杨修乃言:“丞相故意杀死盖被近侍,乃防有人趁其眠而刺其身,故而诈称‘梦中杀人’以慑众也!”

    许褚遂恍然解惑。

    此事曹操闻许褚言之,亦未计较。

    杨修认为,在这样主公之下做事,自可以毫无顾虑,尽显其才。

    今时今日,杨修得见曹操观看益州地图愁眉不展,知战况不利,又见其无意中以掷地“药帛”为口令,心中已猜个八九不离十。

    丞相这是要退兵了。

    于是,待出门,告知夏侯惇,曹洪等:“丞相以‘药帛’为令,今观其览益州图而蹙眉,掷药帛于地,此非欲还师耶?”

    二人对视一眼,皆面显疑惑:“何以此解?”

    杨修解释道:“夫药帛者,本为上好布帛,染药敷患以疗伤疾,然一旦用过,却只能弃之,纵然可惜,不可复用。正合益州之局也。吾等当早束行装,免致临期慌乱。”

    二人沉思片刻,颔首称是。

    遂命部下整理行装,预做退军之举。

    那么现在的曹操是真的想退兵吗?

    他是想,但并没有做出决定。

    他在思考,如若退兵,如何做能安稳得退,又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然沉思良久,不得妙法。

    出帐透口气,却发现有军卒正在整理行囊。

    曹操大惑,遂问之。

    军卒乃答:“上令撤军也!”

    曹操更疑惑了:“孤何时下撤军之令?”

    遂即升帐,乃问责夏侯惇与曹洪,二人如实乃答。

    曹操闻之勃然色变,按剑拍案阴冷道:“杨修匹夫安敢乱我军心!”

    即命刀斧手将杨修绑至帐前。

    杨修傻了,没想到曹操竟然真的水灵灵将他绑了。

    恐惧间,竟不知作何解释。

    曹操也不打算听他解释什么,旋即下令:“将此人拉下去,斩首!”

    杨修在曹操身旁做事多年,非常的“了解”曹操。

    如果,曹操暴跳如雷,大吵大闹,踢翻个桌子,踹倒个凳杌,那十有八九就是吓唬一下,并不是要真杀。

    这时候,几个谋士武将近前一劝,给他个台阶,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是如果,曹操面色阴冷,语气不容置疑。

    那就是真存心要你命了。

    基本上是谁劝都没用。

    显然,此时的曹操乃是后者。

    杨修大脑一片空白,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竟惹丞相如此震怒!

    恍惚间,军卒已上前,将其押下。

    正当此时,一人高呼一声“慢”,随即出列上前,扑通一声跪在了曹操的面前。

    “丞相,手下留情!”

    求情之人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