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四周只有沉重的脚步声、
粗重的喘息声,
以及偶尔压抑不住的、
极力克制的抽泣声。
郑三炮走到一具几乎只剩下上半身的残破遗体旁——
那是重机枪班长老张。
他佝偻着腰,
动作异常轻柔地,
试图整理老张身上那件被炸得稀烂、
又被凝固的暗红色血浆糊住的军装。
就在他整理老张胸前那几乎看不出原色的口袋时,
他的手指触碰到了一个硬硬的、
浸透了血的小布包。
他颤抖着,
小心翼翼地将那个被血浸透、
已经板结发硬的布包掏了出来。
布包用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仔细包裹着,
外面用麻绳捆着。
郑三炮用指甲抠开被血黏住的结,
一层层打开。
里面是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
同样被暗红色血迹浸染了大半的信纸。
纸的边缘已经磨损起毛。
郑三炮认得几个字,
他展开信纸,
借着刺目的阳光,
艰难地辨认着上面用铅笔写下的、
歪歪扭扭的字迹:
“爹,娘:
部队又要开拔了,
去很远的地方打鬼子。
连长让俺们写这个,
说…说留着。
俺不知道写啥好。
俺挺好的,
吃得饱,
穿得暖
(这里被重重地涂改过,显然写的人自己都不信)。
连长是好人,
弟兄们…也都好。
等打完仗,
把鬼子都撵回东洋老家,
俺就回家。
俺想咱家屋后头那二亩苞米地了,
想娘烙的葱油饼了,
想爹抽旱烟那股味儿了。
到时候,俺好好伺候二老,
给爹打酒,
给娘扯块新花布…
俺…俺还想…
托隔壁王婶给说个媳妇…
要能生养的…屁股大好生养…
嘿嘿…”
信纸上的字迹到这里变得有些模糊,
不知是被汗水还是泪水晕开,
又或许是被后来流淌的鲜血浸染。
最后几行字迹潦草,
仿佛用尽了最后的力气:
“…爹,娘…
要是…要是俺回不去了…
别哭…俺没给咱老张家丢人…
俺…俺是打鬼子死的…值了…”
郑三炮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
信纸在阳光下簌簌作响。
这个河南汉子死死咬着牙,
腮帮子上的肌肉绷得铁硬,
喉咙里发出压抑的、
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
砸在手中那封浸透了战友鲜血
和最后念想的遗书上,
洇开深色的水痕。
他猛地蹲下身,双手捂着脸,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
“排长…这…这还有…”
一个士兵带着哭腔,
从另一个牺牲战士的上衣口袋里,
也掏出一个同样的小布包,
里面是一张被子弹打穿了一个洞的纸片,
上面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小人,
还有一行稚嫩的字:
“爸爸打坏蛋,
囡囡等爸爸回家吃糖。”
“俺这儿也有…”
“这个兄弟怀里也揣着…”
孙二狗默默地走了过来,
他手里捧着一摞东西——
有同样用粗布包裹的、
有折叠成小块的、
有就一张薄纸的…
足足有三十多份!
每一份都沾着泥污,
浸染着暗红或新鲜的血迹,
有些上面还粘着破碎的皮肉!
他脸上的肌肉扭曲着,
眼圈通红,
走到古之月面前,
将那叠沉甸甸的、
带着死亡气息的遗书猛地塞到古之月怀里,
声音嘶哑,
带着浓重的河南腔,
像是在控诉,
又像是在质问:
“连长!
瞅瞅!
都瞅瞅!
三十一封!
三十一个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