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侍郎也是三皇子一党的人,诏书宣读完后,他立刻站出来道:“臣斗胆请问王爷,这诏书可是皇上亲笔所写?”
萧烬道:“这是自然,诸位大人若是不信可将诏书拿去进行查验。”
内阁次辅苏子卿说道:“还请王爷将诏书交予我等一观。”
萧烬并不在意他们的怀疑,让人将诏书交给底下的官员。本来按照规矩传位诏书本来就要交由六部及内阁查看确认的,为的就是防止有人伪造诏书,也是为了防止有人议论,苏子卿的行为也是按规矩办事。
一众官员经过查验,确认了诏书的确是由盛安帝亲笔所写,一时间众人都惊讶的看向萧烬,不知道萧烬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竟能让盛安帝将皇位传给他。
三皇子一党的人不甘心,有人觉得盛安帝或许是被萧烬胁迫了,正要说想见盛安帝,便听到萧烬道:“诸位心中若是还有疑虑,父皇就在临华殿,你们可以亲自去问他。”
本来要质疑的官员瞬间说不出话了,萧烬态度这样坦荡,可见并不怕他们去查证,那么这诏书还真就可能是盛安帝自愿写的。
三皇子一党的人都是满脸颓丧,他们没想到最后盛安帝还是把皇位传给了萧烬。
见众人缄默不语,萧烬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今日早朝便到这里,登基大典便交由礼部负责,待钦天监测算好吉日便操办吧。”
礼部尚书站出来道:“臣遵旨。”
萧烬扫了眼底下的官员,目光停留在谢瑄身上,随即说道:“退朝。”
谢瑄是工部侍郎,他要辞官也需要知会自己的顶头上司一声。下了朝,谢瑄就向工部尚书禀明了要辞官的意愿,工部尚书对此十分不解,如今萧烬已经是新帝了,谢瑄不是跟萧烬关系好吗,那留下来日后必定是步步高升,说不定要不了多久他这工部尚书的位置就得让给谢瑄来做了。结果这档口谢瑄却要辞官,放着大好前途不要,真是奇也怪哉。
不过工部尚书本来就跟谢瑄有龃龉,无论谢瑄是因为什么原因想要辞官,他对此都是乐见其成,便同意了谢瑄辞官的请求,在他辞官的折子上盖上了自己的官印。
得到工部尚书的允许,谢瑄立刻将折子递给内阁,按照大盛的规矩,凡二品以下官员的辞官任免,可由内阁商议后决定。
不过一般来说,凡是辞官的折子,内阁都会递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决定。而皇帝在接到辞官的折子后,若是十分爱重的官员,便会下旨挽留。若是其他不得重用的官员,也会赐下一份封赏,让其体面的离开。
如今的内阁首辅是徐云洲,谢瑄早前便向徐云洲透露自己想要辞官离开京城的想法。他相信徐云洲看到自己的折子后,一定会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会将折子递上去给萧烬,届时他可以悄悄离开,等到萧烬知道消息,他也已经离开京城,萧烬就算想拦也拦不住了。
谢瑄递上去的折子刚好分到了苏秉行的手里,看到是谢瑄的折子,苏秉行不禁挑了挑眉头。他对谢瑄可谓是印象深刻,当初若不是因为谢瑄,林怀风也不会被降职,他也不会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更不会有机会进入内阁。
说起来他能有今天,还要感谢谢瑄呢。而且谢瑄治水有功,又不惜拿出钱财为边关将士们送粮送药,这样端正的秉性正是苏秉行最喜欢的,所以他对谢瑄印象很好。
据苏秉行所知,若非要事,谢瑄极少往内阁递折子,此时看到谢瑄的折子,他还以为谢瑄有什么要事,结果打开一看他顿时大吃一惊,谢瑄竟要辞官?
苏秉行十分惊诧,人家辞官要么是犯了错,要么是年事已高,辞官告老还乡。可谢瑄年纪轻轻,又立下不小的功劳,如今的新帝更是曾与其有过患难之谊,在他看来谢瑄的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定是要入内阁的,有这样好的前景,谢瑄为什么要辞官?
苏秉行看着手里的折子,心里拿不定主意,便对徐云洲道:“徐大人,工部的谢侍郎最近可是出了什么事?”
徐云洲闻言抬起头,想了想到:“据我所知,晏清他并没有发生什么事,谢家也一直安好,今日早朝上你不是还见过他吗?”
苏秉行疑惑道:“当真没事?”
徐云洲无奈道:“好端端的我骗你干什么,自然是真的。怎么了?你可是从哪里听说了什么?”
苏炳鑫摇摇头,将手中的折子递过去道:“你瞧瞧这个吧。”
徐云舟不明所以的接过折子,打开一看,脸色微沉。
苏炳行在一旁道:“这谢侍郎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好端端的怎么就要辞官呢?徐大人,这谢侍郎是你的学生,你可知这到底是为什么?”
徐云洲收起手里的折子,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