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异世界位面,建立初始基地
2.从主世界带去人类移民,形成稳定的殖民地
3.与当地原住民建立接触,进行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
4.鼓励通婚繁育,产生具备巫师修炼潜质的混血后代
5.建立教育体系,将巫师文明的知识和价值观传播给新生代
6.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以巫师文明为核心的混合文明”
“这种‘文明火种传播’,不仅能够为传播者带来巨大的恩惠加成,也扩大了巫师文明的影响范围和人才基础。
每一个成功的基地,都会为巫师文明贡献源源不断的新血液。”
古尔德在这里加入了历史统计数据:
“根据我的统计,过去的一个纪元间,通过基地建立制度诞生的混血巫师,占所有新巫师的约 60%。
这些混血巫师往往具有独特的天赋和视角,为我们的文明带来了无数创新。”
看到这里,罗恩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巫师们如此热衷于异世界探索。
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源和力量,更是巫师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机制。
每一次成功的探索和殖民,都在为整个文明的未来播种。
下一个章节的标题让他眼前一亮:
【第八章:本象限类人种族超凡体系详解】
“由于本象限内的智慧种族大多为类人形态。
它们的超凡修炼体系虽然各具特色,但在基础理论上与巫师体系存在诸多相通之处。
这为跨种族的知识交流提供了可能。”
启示之王在章节开头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在与各个种族的深入接触中,我逐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虽然修炼方法各不相同,但力量的本质却惊人相似。
这让我开始思考,是否存在某种更加根本的‘超凡法则’,而我们各自的修炼体系,都只是这个法则的不同表现形式?”
页面边缘有观察之眼的批注:
“经过精确计算,本象限内 87%的类人种族,都采用‘血脉激发’作为超凡修炼的基础。
这种一致性绝非偶然,背后必然存在深层的规律性原因。”
【血脉等级与实力对应关系】
在详细介绍各族体系之前,书中首先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等级对照表:
“为便于不同种族间的实力评估,特建立以下血脉等级与巫师实力层级的对应关系:
1.日环血脉:对应巫王级别
通常为各族的守护神或始祖
现存者大多已超脱或沉睡
2.月环血脉:对应大巫师级别
各族现任或历代族群之王
拥有影响整个种族命运的力量
寿命通常以千年计算
3.星环血脉:对应黯日级正式巫师
各族的长老或领导者
能够独当一面,建立小型聚落
4.准星环血脉:对应月曜级正式巫师
5.金环血脉:对应晨星级正式巫师
(后省略)
古尔德在这里加入了历史背景注释:
“这个对应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在第一纪元前的‘诸神时代’,各族普遍拥有更高的血脉纯度。
随着时间推移和血脉稀释,现在大多数种族的平均血脉等级都有所下降。”
………………
接下来的内容,让他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
【巫师修炼体系的生物学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巫师的修炼体系存在严格的生物学限制。
只有人类或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类人种族,才能够顺利进行精神力修炼和法术构建。”
启示之王对此有着深入的思考:
“在探索过程中,我接触了无数种智慧生物。
有些在智力上远超人类,有些拥有我们无法想象的特殊能力。
但奇怪的是,只有人类血统的个体才能顺利修炼我们的体系。
这种现象让我深深困惑,也让我开始思考我们修炼体系的真正起源。”
“这种限制的根本原因包括:
1.脑域结构限制:
巫师修炼需要特定的大脑皮层结构来承载精神力。
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分布、脑区功能划分等,都与巫师修炼体系高度匹配。”
观察之眼在这里补充道:
“我一开始作为某种机械智能,修炼巫师体系时遇到了巨大困难。
最终,不得不对自己的核心处理器进行大幅改造。
并以一个星环级别的‘长老眼魔’为蓝本,构造了半人类化身体,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结构。
这个过程几乎相当于重新设计了我的整个思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