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的话语一出,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军功集团的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微微低下头,有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皇帝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些许颤抖,仿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内心的痛苦:“那亲,他确实是战功赫赫,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你们只看到他的功,却没看到他背后的贪腐之行。那亲利用自己的权势,大肆敛财,中饱私囊,甚至在军中拉帮结派,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若不加以遏制,这股势力迟早会威胁到大清的根基。”
皇帝的眼眸中,愤怒如流星般瞬间划过,但眨眼间,这丝愤怒就被深深的无奈所淹没。他微微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朕何尝不想念他的赫赫战功?然而,朕贵为天子,身负天下苍生之重责,又岂能因私情而废弃国法?若对那亲信的贪腐行径视若无睹,朕又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又怎能确保大清的江山社稷长治久安?”
皇帝稍稍停顿一下,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然后继续说道:“即便如此,朕还是背负了骂名,成为你们口中那个冷酷无情、忘恩负义之人。”他的声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丝无法言说的苦涩。
皇帝沉默片刻,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起来,仿佛被一股温暖的回忆所包围。他轻声说道:“若是朕早知晓吾儿永瑚有如此雄心壮志,朕又何必赔上自己的声誉呢?”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永瑚出征前那坚定的眼神和豪迈的话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与自豪之情。
“永瑚,他主动请缨随兆惠大军出征准格尔,不畏艰险,不惧强敌。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军中上下的敬重与拥护。他说功臣不能安享晚年是帝王的无能和失职,这话说得好啊!他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有着担当大清未来的气魄。”
皇帝的眼眸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洞悉一切。他的目光落在永瑚身上,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期许。
皇帝心想:“若是朕能早些知晓永瑚竟有如此的雄心壮志和非凡才能,或许在处理那亲之事时,朕会多一些深思熟虑。毕竟,永瑚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若能留他一命,对朕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皇帝继续沉思着,他意识到永瑚的存在可以成为平衡军功集团势力的关键。这些战功赫赫的老将们虽然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权力和影响力也在逐渐膨胀。而永瑚的出现,恰好可以给这些老将们一个警示,让他们明白,大清不仅有他们这些老将,还有像永瑚这样年轻有为、心怀天下的皇子。
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永瑚在未来的朝堂上崭露头角,与那些老将们相互制衡,共同为大清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皇帝的话语中,带着对那亲事件复杂的心境,既有身为帝王不得不严惩贪腐的决绝,又有被误解的无奈,更有对永瑚未能早展宏图的遗憾。那几位军功集团的大臣听后,面面相觑,原本对皇帝的些许不满,也在这一番肺腑之言中渐渐消散。
军功集团的大臣们听闻皇帝的话,心中各怀心思。一位年迈的将军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想起那亲在军中的威望和功绩,心中不禁对皇帝的处理方式有些不满。但听到皇帝提及永瑚的雄心壮志,他又开始思考,或许永瑚真的能够成为军功集团和大清之间的桥梁。
另一位中年将领则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羞愧之色。他想起自己曾经也在背后议论过皇帝的处理方式,此刻听到皇帝的剖心之言,才明白皇帝的苦心。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更加支持皇帝的决策,为大清的江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一位年轻的军官眼中则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对永瑚的事迹早有耳闻,心中十分钦佩。他觉得永瑚的出现,为大清的军界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他开始期待着,以后能够有机会与永瑚一起并肩作战,为大清开疆拓土。
皇帝看出了军功集团大臣们的复杂反应,他严肃地说道:“你们都听好了,朕希望你们能以大清的江山为重,不要只盯着个人的得失。那亲之事,是朕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而做出的艰难抉择。如今,永瑚展现出了他的才能和担当,朕希望你们能支持他,与他一起为大清效力。”
军功集团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那亲之事,我等虽心中有所不满,但也知皇上此举实乃为了大清律法与百姓福祉。只是,我等皆为那亲昔日战友,见他落得如此下场,难免心中悲戚,言语间或有不当之处,还望皇上恕罪。”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变得柔和些许,道:“朕理解你们的心情。那亲与你们一同出生入死,感情深厚。但法不容情,朕身为天子,若不能秉公执法,又何以服众?如今,永瑚展现出如此雄心壮志,他愿以自身之力,压住这军功集团,让功臣皆能安享晚年,而非因贪腐等事落得悲惨下场,这才是朕所期望看到的。”
另一位身形魁梧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