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瑚,你年纪尚小,这出征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你且先回去,好好思量一番。”皇帝试图用温和的语气来劝说永瑚,希望他能改变主意。
但永瑚却似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紧紧攫住了心魂,那决心如磐石般不可动摇,仿佛有一股炽热的岩浆在他体内奔涌,亟待喷发。他猛地重重磕下一个头,那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与迟疑。额头与坚硬的地面猛烈相撞,“咚”的一声,清脆而又响亮,宛如深夜中突然炸响的惊雷,在这寂静的宫殿里久久回荡。
他缓缓抬起头来,此时,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对挑战的渴望以及绝不回头的坚毅。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稚嫩,却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皇阿玛,儿臣着实已经思量许久。无数个夜晚,儿臣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皇阿玛日理万机、为国操劳的身影。儿臣深知,身为皇室子孙,不能仅仅在这深宫高墙之内安享荣华,过着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的日子。儿臣不想做一个碌碌无为、如行尸走肉般的皇子,在历史的长河中连一丝涟漪都无法激起。
他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带着一丝激昂与坚定,似是要将心中的抱负都倾诉而出。“儿臣实在不愿做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子,整日在这深宫之中虚度光阴,无所作为。儿臣每每看到皇阿玛为了这天下苍生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儿臣便心生敬仰与愧疚。
皇阿玛您乃一代明君,心怀天下,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您定然也不希望自己的继承人是个庸碌无为之人,无法继承您的衣钵,守护这大好江山。”
儿臣愿以这稚嫩却又坚毅的双肩,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愿以这满腔的热血,在这广阔的天地间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不辜负皇阿玛的期望,也不枉费这身为皇室子孙的荣耀。”
说罢,他再次挺直了身躯,如同一棵傲立在风中的青松,目光坚定而又执着地望着皇阿玛,等待着那决定他命运的回应。
皇帝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身姿挺拔如松,却因长久沉默而似在周身萦绕了一层凝重的雾霭。他微微垂眸,目光落在眼前这个跪地挺直脊背、眼神坚定如磐石、言辞恳切似洪钟的儿子永瑚身上。
此刻,皇帝的心中犹如翻涌的潮水,波澜起伏。一方面,他为永瑚身上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深感骄傲。在这深宫之中,多少皇子安于享乐、畏缩不前,而永瑚却能有如此胆识,敢于直陈心意,这份气魄在众多皇子中实属难得,宛如黑暗中闪烁的璀璨星辰,让他看到了皇室未来的希望。
然而,另一方面,他又为永瑚的安危揪心不已。这宫廷内外,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每一步都似踏在刀尖之上。永瑚若要踏上那充满未知与凶险的道路,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想到此处,皇帝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疼痛难忍。
良久,皇帝缓缓闭上了眼睛,似是要将这纷繁复杂的思绪都关在门外,在黑暗中仔细思索永瑚的请求以及背后的种种利弊。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大殿之中安静得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那轻微的声响在这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终于,皇帝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原本慈爱的目光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利如鹰隼般的光芒。他直直地盯着面前的永瑚,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会对儿子嘘寒问暖、宠爱有加的慈父,而是一位手握生杀大权、威严不可侵犯的帝王。他用那低沉而又充满威严的声音说道:“永瑚,你既已下定决心,朕便给你这个机会。但你要清楚,战场不是儿戏,一旦踏上那片土地,便意味着你要直面生死,要为你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你,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话语如同冰冷的寒风,吹在永瑚的脸上,却让他更加清醒和坚定。
在这目光的注视下,永瑚依然保持着挺拔的身姿,没有丝毫的动摇。他明白,此刻站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他的父亲,更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永瑚深吸一口气,目光炯炯,大声答道:“皇阿玛,儿臣早已做好准备!儿臣定当奋勇杀敌,不辱皇室威名!”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