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永瑚轻轻拍了拍璟清的肩膀,眼神中满是鼓励与安慰,仿佛是在告诉她:不必听信那些无稽之谈,额娘在皇阿玛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
馨澜的笑容温婉如春日暖阳,轻轻洒落在璟清那略显迷茫的脸庞上,她的声音柔和而充满智慧,仿佛能抚平一切心中的波澜。“你呀,只瞧见了那些与贤德妃贾氏交好的嫔妃,她们对我或许有些许不恭敬之处。然而,这后宫之中,风云变幻,局势复杂,又岂是你一个孩童所能全然洞察的?”
说着,馨澜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层层迷雾,直视着那隐藏在宫墙之后的真相。“你可曾注意到,如今这后宫之中,舒贵妃与昭贵妃携手共理六宫之事,她们二人权势滔天,地位显赫。然而,即便是她们,对我亦是恭敬有加,从未有过丝毫的怠慢。这又是为何呢?”
璟清闻言,细细回想,确实如此。自皇阿玛将后宫事务交由舒贵妃意欢与昭贵妃李氏打理以来,这两位贵妃虽权柄在握,却对额娘依旧保持着往日的敬重与礼遇。她们在处理宫务时,总是先征询额娘的意见,从不擅自做主,更未曾有过丝毫的轻慢之举。
璟清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却也更多了几分好奇与求知。她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晓其中的缘由。
馨澜的笑容温婉而含蓄,如同初春的暖阳,轻轻洒落在璟清那稚嫩而好奇的脸庞上。她的声音柔和却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与智慧。“那是因为,舒贵妃与昭贵妃皆为后宫中的佼佼者,她们心思玲珑,慧眼独具,自然明白这后宫之中的生存法则。她们深知,我虽看似不问世事,实则对皇上的心思与后宫的局势了如指掌。我知晓皇上对后宫的容忍底线,更明白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六宫事务中,既能顺应皇上的心意,又能保持公正严明。”
“怎么处理六宫事物,既能和皇帝心意,又能公正严明,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可谓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馨澜继续说道,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慨与教诲,“若稍有差池,便可能惹来皇上的不满,甚至招来祸端。而舒贵妃和昭贵妃,她们深知这一点,因此她们对我,总是保持着一份敬意与谨慎。”
她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的界限,看到了那些曾经因失宠而黯然离去的嫔妃们。“这分寸的拿捏,如果拿捏不好,她们就得去冷宫和废后乌拉那拉氏做伴去。”馨澜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警示与提醒,仿佛是在告诫璟清,宫廷之中,每一步都需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的疏忽与大意。
璟清和永瑚闻言,皆是一惊,随即更加敬佩地看着馨澜。他们知道,额娘所说的不仅是后宫中的生存之道,更是权力游戏中的至高法则。能够精准地拿捏皇帝的心意与后宫管理的分寸,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胆识和魄力。
永瑚也点了点头,神色坚定。“额娘,儿子也明白了。这场权力的游戏,不仅是对智慧和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心态和品格的磨砺。儿子会以额娘为榜样,努力成为一个既有智慧又有担当的君主。”
馨澜的话语带着几分深沉与睿智,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后宫与前朝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永瑚,你要明白,揣摩皇帝的心意,无论是在前朝还是后宫,都是至关重要的。你皇阿玛,他首先是这天下的君主,是万民之上的皇帝,然后才是你的阿玛。这个身份,决定了他只能是被人讨好、被人敬畏的存在。”
永瑚闻言,心中一震,这句话像是一记重锤,敲响了他心中的警钟。神色变得异常凝重。他深知,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警示。作为皇子,他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父亲,更要尊重那个坐在龙椅上,掌握着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
“额娘,儿子明白了。”永瑚沉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儿子会时刻铭记皇阿玛的身份和地位,不会做出任何逾越之举。”
“瑚儿,你能够这么想,额娘的心中真如同春日里绽开的花朵,满是欣慰与喜悦。”馨澜轻声细语,那温柔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滋润着永瑚的心田,“你要牢牢记住,揣摩皇帝的心意,绝非一味地迎合他的私欲,那是一种肤浅的理解。真正的揣摩,是要你深入骨髓地去理解他的治国理念,他的政治抱负,他的雄心壮志。你皇阿玛所成就的十全武功,无论是平定准格尔的骁勇,还是平定回疆的智谋,亦或是推行满汉一体的包容与远见,这些背后都凝聚着他深沉的思考与坚定的信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馨澜说到这里,目光中闪烁着敬仰与崇拜的光芒,仿佛能穿透岁月的尘埃,看到皇阿玛那英姿勃发的身影。“然而,如今你的哥哥们,他们或沉迷于权势的争夺,或拘泥于眼前的利益,几乎无人能真正理解皇阿玛的这片苦心。他们看不到那宏伟蓝图背后的艰辛与付出,也感受不到皇阿玛那份对国家的深情与厚意。”
永瑚闻言,心中仿佛被一块巨石击中,激起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