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琅琊榜同人:风起长林调整本 > 第246章 大山寺守玄

第246章 大山寺守玄(1/2)

    萧符一路上看见一群农民正在抱着柴火往山上走去,他跳下马来,走到这些农民面前,问农民

    “老乡,现在柴火怎么卖?”

    农民放下柴火,看见萧符穿的一身亮丽,背后又有一群达官显贵和军人衙役跟着,赶紧吓的跪下来,但是被萧符拉了起来。

    “你是不知道,当今圣上,当年是泸州知州的时候,不让贫苦的老百姓下跪吗?你们先别跪,先把柴火的价格说出来嘛。”

    百姓说

    “呃...我们不知道啊。这位上官,柴火现在20文一束,木炭10文一秤。”

    萧符笑道

    “你们是要把柴火运到哪里去呢?”

    百姓说

    “那山上有一座寺庙,庙里的方丈买下了。”

    萧符又问

    “既然这柴火这么好卖,那么今年你们过冬,应该能熬过去了吧?”

    百姓无奈地说

    “这个...难说呀!柴火就那么点钱,朝廷如今养兵十几二十万,还要养一大堆的衙役和官吏。咱这点钱,说真的不够用,我看上官你也是达官显贵,不如回去禀报一下陛下,让陛下多休养生息一些...少养一些军队,这样子我们说不定还能减少税收。”

    萧符闭紧嘴巴,一脸担忧,百姓道

    “上官要是急着走,我们先把柴火弄到山上去了。”

    萧符笑道

    “唉,我看你的脚,穿着一双草鞋。脚上筋还挺多,我看啊,你肯定累得很!来啊,来几个弟兄,咱一起把柴火背到山上!咱也去找找那个方丈,听点玄妙的东西。”

    萧符脱下衣服,开始把柴火背上来,百姓道

    “哎呀,上官你别这样,我们可真担不起呀!”

    萧符把笨重的柴火背在身上,笑道

    “唉,有什么担不担得起的?咱们一道上山,拜拜庙!走!”

    萧符来到寺庙里,见到了方丈,方丈告诉萧符

    “我在这位上官眼上看到了非凡之相,你一定不是一般人!听闻当今皇太子四处交游,寻求治国之道,你便是当今皇太子。”

    这么一听,一群百姓真的给吓的跪了下来,在他们眼中,皇帝跟他们有区别,区别就是皇帝是扛着金扁担去搬粮食的,所以人家的粮食都是金子,难怪能一统江山。他们这些农民生来就是扛糟糠粗粮的,所以没有这个好命。

    萧符说

    “你们别跪啊!哎呀,起来吧!呃...嘿嘿,方丈一把年纪,周游四方,眼力好,这样就把本宫给看出来了。”

    方丈说

    “太子殿下,我们到寺内详谈。”

    萧符和方丈对视而坐,方丈说

    “贫僧法号慈觉,太子殿下,您知道当今陛下让您周游四方,是何用意吗?”

    萧符说

    “父皇是希望我成为武靖帝那样的真汉子!当然,也是我有所要求,所以父皇才开了首肯,愿意让我出京四处走走。”

    慈觉说

    “非也。太子殿下,其实当今圣上是担心堂堂一国皇太子,久居深宫之中,足不出户,忘记了一束柴火多少钱,一斤青菜要多少钱。看人看的不清楚,而好大喜功起来,就像宣宗皇帝那样,您也是知道,宣宗皇帝从小到大,可没怎么出过汴梁啊。”

    “太子殿下,当今陛下,跟北燕谈马政,就跟一般的老百姓买菜一样,也喜欢讲价杀价,自古以来,很多昏君的出现,就是因为这些君主对各地的视察较少,即便是视察,也是到处游玩。他们这样子,哪能知道民间疾苦呢?也只能是对地方官吏的奏疏,听之信之了。”

    萧符道

    “是啊,我从大名府一路走到宿州来,就不少询问地方的物价。可是,历朝历代也不乏忠臣良士,或许他们也能辅佐天子。”

    慈觉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更替了。殿下,贫僧有一个礼物想要送给您。”

    背后有个僧人拿着一杆金棍出来,萧符起身,拿住这杆笨重的金棍,笑道

    “好一条金棍!不过,方丈,这和治国有什么关系呢?”

    慈觉起身笑道

    “僧人以杀生为戒。若是太子殿下不嫌弃,请收下此棍,以此作为警诫。应是非分明,不要胡作非为。”

    随后,慈觉拿了一本书过来,给了萧符道

    “贫僧知道太子殿下喜好比武,到处结交好汉。这是一本金龙棍法谱,太子殿下可以此学习。”

    萧符握着棍棒,抱拳道

    “多谢方丈教导,只是...本宫有一事相求,不知方丈是否答应?”

    慈觉问

    “太子殿下请讲。”

    萧符道

    “方丈跟在本宫身边,可以为本宫多多告诫。不如请方丈出山,辅佐本宫,本宫定会奏请当今圣上,重修此大山寺,不知方丈是否愿意?”

    慈觉笑道

    “我已经是个老僧了,腿脚不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