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 第323章 蝗灾之迷,背后之人。

第323章 蝗灾之迷,背后之人。(1/2)

    广昌城,案牍库。

    典籍的记载,有点出乎陈年的预料。

    田家迁出的消息,非常好找,而且好找过头了。

    但好找,不代表有用。

    三百多年前,广昌曾发生过一次极为严重的蝗灾。

    那蝗虫不知从何而来,持续了足足数月有余,之后又突然在三日之间,消失无踪。

    广昌七州百余县,地上青苗、树皮野草被吞噬一空。

    蝗灾肆虐,眼见颗粒无收,无数百姓化作流民四散,迁出之人不计其数。

    要想在其中找出田氏的祖先,不能说难如登天,也差不多难如登天。

    “赖在广昌不走?”

    陈年看着手中的典籍,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不符合蝗灾的习性,寻求生机是生物的本能。

    肆虐数月有余,广昌府被啃成这个样子,竟然对周围之地秋毫未犯,最终在三日之间消失无踪。

    “这背后的人为痕迹,也太过明显了点。”

    陈年一边有规律的在桌案上敲击着,一边慢慢的分析着其中的信息。

    “能够持续数月,说明此事乃是朝廷默许。”

    “虽然不知动机,但出手之人,至少也是山门世家一级的,还得顶尖的那种。”

    “否则与根本无法与朝廷和监天司搭上话,更别提能得到朝廷的默许了。”

    “能有如此驭虫之术的,除了万痋山蛊术,就只有百兽谷的诡兽之法。”

    “也不排除朝廷自身的可能,毕竟蝗灾乃是威慑天下黎民的利器。”

    “蝗灾一起,就是收割民愿之时,只要安个名头,那退去蝗灾之人,短时间内就能收获无数民愿。”

    想到这里,陈年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他随手一挥数卷案卷飞起,在他面前快速翻动。

    片刻之后,那案卷陡然一停,陈年目光随即定住。

    “三百年间,社伯竟然换过了两次?”

    社伯换了,就意味着最可能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也没了。

    “朝廷...万痋山...百兽谷...”

    陈年默默重复着三个势力的名字,无论动机还是手段,都指向这三个势力。

    但是事情不能这么看,陈年清楚的记得,那房谷县社伯当初的一句话。

    一旦灾难降临,其中最活跃的,并非是这些明面上的大势力。

    而是隐藏在暗中的各类妖鬼邪神,还有邪教。

    流民,对他们来说,是一场血肉的狂欢。

    对那些明面上的大势力来说,若是想要达成目的,根本不需要搞出这么一出蝗灾。

    只需要在他们自身掌控的势力范围内,找个理由让底下的人推行,那祭祀的完成速度,就将远超过这种事倍功半的低效率模式。

    “那么只有...”

    陈年目光一定,挥手之间将各类典籍案卷放回到原本的位置。

    “邪教吗?”

    他转头望向窗外,日渐西沉,窗缝之中透出的阳光,像是一刀利刃一般,将黑暗一分为二。

    邪教,是最大的可能性。

    绝望之中,是邪教最容易滋生的地方。

    如果在这个时间,给这些难民一些希望,甚至说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劫。

    别说是按照邪神要求的方式建造房屋,就是随便找个理由,让那些被洗脑的狂热教徒们送死,这些人都不会有任何犹豫。

    罗仙神像里的那些马甲,就是一个例子。

    陈年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向着外面走去。

    这件事无论是动机,还是行为模式,都像是某个躲藏在暗中的邪教所为。

    迈出案牍库的大门,看着那彤红色的阳光,陈年深深的吐了一口浊气。

    邪教,这些隐藏在暗中的势力,就像是阴沟中的老鼠。

    在冒头之前要想找到他们的存在,实在是有些困难。

    “也不知道那女鬼去了何处。”

    八字全阴的随机性实在是太强了,还要找到一个生在祭坛之上的,简直是大海捞针。

    陈年摇了摇头,将目光转向了正衙方向。

    看得出来,那位皇甫先生在朝堂的地位确实不低。

    至少这管了足足七个州的百余县的一府之尊态度做不了假。

    那不时从正堂传出的呵斥之声,一层一层的传达下去,整个广昌府都在围着接待那位皇甫先生而运作。

    大魏朝廷的运作体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以武立国,以文治国,文武之间各不相犯。

    武多为世家、师徒传承,无论是术士世家,还是将门世家,文官向来插不进去手。

    在掌握绝对武力的情况下,朝廷有足够的底气,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所以就有了这不知从何时而起的科举取士之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虽然那些真正山门世家的术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