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216章 出兵上党

第216章 出兵上党(1/2)

    刘浪敲敲案几,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汉中西城被烧,胡人出兵上党,初看之时,发现二者并无关联,只以为是袁绍和曹操都不愿意看到自己吞下益州,不约而同的为自己找点麻烦,想要拖自己的后腿。

    可现在仔细复盘,竟然发现二者之间发生的时间,竟然相差无几。

    “元直,依你看来,这是否是曹操和袁绍联手了?

    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巧合,这边曹操刚刚偷袭了我们在汉中的粮草囤积地,那边胡人联军就开始围攻上党。”

    刘浪猛地将军报拍在案几上,震得竹简哗啦啦作响。

    他望向一旁端坐的徐庶,玄色战袍上还沾着从汉中带回的硝烟。

    徐庶微微摇头道:“以在下看来,并非如此。”

    他的声音如同拨弄的琴弦,带着令人心安的韵律。

    刘浪担心的问题,徐庶自然明白。

    如今朝廷之所以壮大到如此规模,不就是因为北方最大的两个诸侯相争,无暇他顾,才得以让朝廷乘势而起。

    可要是袁绍跟曹操结盟,达成一致对外的协议,先对付刘浪,而后双方再行争霸,决定北方的归属,那对朝廷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曹操奸诈多谋,袁绍底蕴深厚,这两者得其一,都能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诸侯。

    两者如今的地盘相加,占据了大汉超过一半以上的领土,并且都是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的州郡,战争潜力和资源当今天下更是无与伦比。

    要是二者合而二为一了,即便以现在朝廷的力量,也无法与之抗衡。

    朝廷如今兵力虽多,军威虽盛,可其实根基不稳。

    如今这二十万大军,可谓是朝廷已经能够征召到的九成以上的青壮,死一个就少一个,至少在十年内是得不到有效补充的。

    反观曹操和袁绍,则不然。

    官渡之战,袁绍几十万大军败个精光,可回到河北依然能拉起二三十万的大军,这就是潜力充足。

    这几十万大军的军需粮草依然供应充足,这就是资源丰厚。

    曹操虽然比不上袁绍,可比朝廷却强的多。

    战争,不论古今中外,打的就是资源和潜力。

    “若非如此,怎能如此巧合?”刘浪身体前倾,腰间的玉佩撞在案几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殿外突然传来更鼓声,惊得檐下夜枭发出凄厉的啼叫。

    “大将军,曹操昔日乃是袁绍的跟班,袁绍却两次败于其手。”徐庶的手指重重的点在舆图上标注的官渡位置。

    “以袁绍的性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他联手的。关于这一点,从这次出兵围攻上党的都是胡人就能说明。”

    他展开一卷密报,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河北各处兵马的调动。

    “若是袁绍真的跟曹操联手了,定会亲自出兵,而不是假手胡人。

    如今袁绍的兵马没有任何异动,却挑唆胡人出兵,定然是双方未曾联手。这反而摆明了,是袁绍不甘心上党被我等占据,又不想明着得罪我们,所以才会唆使胡人出兵。

    所以,此次双方共同出招,定然是个巧合。

    之所以会如此,我想可能是益州的使者张松,前后向他们两家求援,正好他们也不想看到我们顺利的拿下益州,所以才不约而同的选择在这个时间对我们出手。

    毕竟,要是再晚一点,我们就要打下剑阁了。”

    刘浪摩挲着下巴,想到上党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理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党不只可以北望晋中盆地,更能向东俯攻赵郡。

    若是以上党为据点,兵分两路,一路经太原入常山,一路经赵郡入巨鹿,就能合围邺城。

    这就就相当于把一柄尖刀顶在了冀州的咽喉之上,袁绍不可能无动于衷。

    “有道理。”

    只要不是他俩结盟,那事情就还没到最坏的那一步。

    刘浪缓缓点头,却又拧紧眉头。

    “那我等现今该如何应对?我军新败,虽然士兵伤亡不大,但积累的粮草辎重被曹军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这损失不可谓不大。

    如今纵然想要出兵支援上党,可粮草不足,也是有心无力啊。”

    他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粮仓图绘,仿佛能看见西城冲天的火光。

    徐庶从袖中取出半卷丝绸密信,上面用朱砂标注着草原部族的兵力部署:“据长公主的商队传来的消息,这次胡人三族联军是袁绍帐下的郭图促成的。

    南匈奴只出兵三万,却能独享四成战利品,而乌桓和鲜卑各自出兵五万,各自只分到三成。

    战前还好。战后,恐怕会因分赃不均而打起来。

    以在下之见,不如将上党抛出去做诱饵,诱使三族反目,等到他们鹬蚌相争,我等正好渔翁得利。”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刘浪突然拍案而起,震落案头竹简。

    三国乱世,各路诸侯争霸,人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