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206章 医学堂

第206章 医学堂(1/2)

    华佗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按住胡车儿的伤口,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奇异的光芒。

    “箭簇穿透胸腔,必须用利刃破其胸腹,取出箭簇,再剜去其中腐肉,辅以药石方能治愈。”

    徐庶听后,大吃一惊:“先生莫非说笑?若是用利刃破其胸腹,与杀人何异?”

    刘浪拦住徐庶:“元直,元化先生医术高明,或许另有手段,我等且看先生施为,再做定论。”

    身为穿越者,刘浪怎么会不知道外科手术。他自己就曾经参加过野外急救培训,平常的外伤,也可以自己清创缝合。

    但胡车儿伤到的是胸腔,箭簇透胸而入,稍微不注意,就会划伤内脏,造成伤者内脏大出血而亡。

    所以刘浪虽然知道医治胡车儿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刀取出箭矢,但他却不敢做。

    就是怕自己这个半瓶水不小心搞出来医疗事故。

    伤者家属肯定是不敢医闹的,但胡车儿怎么说也是元老级的人物,平日里刘浪倚为腹心的存在。

    要是因为自己医术不精,导致死亡,一则刘浪自己的内心过不去这道坎,二则自朝廷西入关中,还未有统兵大将战死沙场的先例,若是胡车儿因此嗝屁,太影响军心士气。

    当然啦,要是实在找不到华佗,死马当成活马医,那就另说。

    可现在外科鼻祖就在面前,这专业的事情,肯定交给专业的人更保险。

    华佗已经从竹箱中取出一把锋利的精铁剜刀,浸入滚沸的药汤中。

    升腾的热气模糊了老者的面容,却让他手中的动作愈发清晰。

    “沸水煮器,可除秽气。”

    古人没有细菌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叫病毒感染,但他们知道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阻碍伤口愈合。就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称作秽气,邪气!

    汤滚三遍,华佗夹出剜刀,略微放凉,便头也不抬的开始手术。

    只见刀刃精准地沿着箭杆划开皮肉,鲜血顿时涌出,而后被他事先备好的艾草灰迅速止住。

    刘浪屏住呼吸,看着那把剜刀如同活物般在血肉间游走,避开血管和肋骨,精准地勾住箭簇。

    已经包扎好的赵云站在一旁,拳头紧紧的握着腰间佩剑,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见过战场上最血腥的场面,此刻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华佗的手稳如磐石,每一次下刀都带着韵律,仿佛在雕刻一件精美的玉器。

    赵云自己就是箭法高手,箭法的精准在于手的稳定性。可此时华佗的手腕之稳,已经超出了赵云的想象。

    当第一枚箭头被完整取出时,帐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这......这怎么可能?\"徐庶在一旁惊呼道,他望着华佗行云流水的动作,仿佛在看一场惊心动魄的兵法推演。

    更令人惊叹的是,华佗竟然能在血肉模糊的伤口中,准确避开每一处致命的脏器,如同知晓人体的全部奥秘。

    随着三根箭头被依次取出,胡车儿的呼吸渐渐平稳,原本惨白如纸的脸上竟慢慢泛起一丝血色。

    华佗将伤口仔细缝合之后,又用浸泡过草药的麻布将缝合的创口仔细包扎好,最后取出一枚蜜蜡封住创口:“让人在一旁时刻看着,七日之内不得沾半点水,若有汗水析出,应当立即擦去。而后再将养半月,便可下床缓慢行走,再三月,便可痊愈了。”

    刘浪望着竹榻上的伤者,又看看华佗沾满鲜血的双手,喉咙发紧。

    他曾自诩掌握着千年后的医学知识,此刻却在这位东汉医圣面前自惭形秽。

    别说他学到的那点半桶水的外科知识,就是那些教科书上的理论,在华佗亲手实践的青囊妙术面前,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先生这等医术,当真是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徐庶有些语无伦次,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帐外传来更鼓声,刘浪却浑然不觉,只是怔怔地看着华佗整理医具。

    月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老者身上,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光,在这小小的军帐中熠熠生辉。

    谁说今人比古人更聪明的?

    后人管中窥豹,得传一鳞半爪,而后以此为基发扬光大,就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比古人还要聪明了?

    岂不知,从一到一百,固然是伟大的进步。

    但最困难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步,永远都是从零到一。

    华佗擦拭着青铜手术刀,苍老的手指抚过刀身上未干涸的血迹,仿佛在抚摸一件传世珍宝。

    刘浪望着这位白发苍苍的医者,突然想起历史上那场令人扼腕的悲剧——《青囊书》付之一炬,无数惊世医术就此失传。

    “元化先生”刘浪上前一步,玄色锦袍扫过满地药渣:“不知您可愿在长安开设医学堂?”

    有这样一个在医学上开宗立派的宗师级人物,若是不能人尽其用,刘浪都枉为穿越者。

    华佗手中的动作顿了顿,浑浊的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