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169章 关羽终于赶到了

第169章 关羽终于赶到了(1/2)

    匆匆半日已过。

    允吾县再次恢复到平静中。

    守城的兵马在韩遂逃跑后,没了指挥,很快就成了一团散沙,在数万大军的围剿下,死的死,降的降。

    彻底掌控允吾的局势后,刘浪命人张榜安民。

    乱世用重典。

    刘浪只有两条禁令:凡进城的大军,有劫掠百姓者,不论胡汉,一律枭首示众。

    城中泼皮溃兵等有趁机作乱者,同样斩首示众。

    杨秋成宜麾下的西凉军散漫惯了,胡人更不用说,压根不知军令二字。

    进城之后,故态萌发,许多人管不住自己的裤裆,当然,更多的人管不自己的手脚。

    打着法不责众的幌子,将刘浪的禁令抛之脑后。

    刘浪深知民心之重要性,可不会惯着他们,凡是触犯禁令者,一律斩首示众。

    只是一个下午,斩杀七百余人,脑袋排成一排,滴溜溜的挂在城墙上,以做警示。

    这招果然好用。

    或许有人不怕死,可却没人真的想死。

    等到天色擦黑,城中局势已然平定下来。

    不论胡人还是西凉军,都开始约束自己。不说秋毫无犯,至少无人再敢烧杀抢掠。

    城中百姓看刘浪麾下的大军,军令如此之严,也纷纷走出家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允吾县大堂内四壁照得亮如白昼。

    刘浪身披鱼鳞细甲,腰间横刀随动作轻轻晃动,坐在主位上扫视堂下,目光似有实质:“韩遂还没抓到吗?”

    杨秋和成宜分坐两旁,前者忙抱拳起身,铠甲碰撞声清脆:“太师,有人看到韩遂扮成小卒逃了,波调已经带人去追。”他余光瞥见成宜摩挲刀柄的动作,心中暗叹这莽夫到底学不会收敛。

    刘浪微微颔首,指尖叩击扶手:“韩遂久居西凉,在胡人中很有威望,这次诸胡联军就是很好的例子。若是让他逃走,恐怕会多生变故。这次不论死活,都定要将他抓回来,否则西凉难平!”

    杨秋正要应答,堂外忽起一阵骚动。

    铁蹄声、呵斥声混作一团,片刻后,波调大步踏入,身后的两个月氏胡士兵押着个佝偻身影。

    波调单膝跪地,弯刀磕在青砖上发出脆响:“末将幸不辱命,抓住韩遂,前来献与太师!”

    杨秋和成宜几乎同时起身,快走几步,来到那佝偻身影的面前。

    只见那人浑身污泥,破衣烂衫下露出的皮肤满是血痕,披头散发间,唯有一双眼睛还闪着凶光。

    成宜粗粝的手掌直接扒开那人额前乱发,盯着那张肿胀变形的脸端详片刻,突然仰头大笑:“哈哈!韩文约!想不到你也有今日!”

    韩遂猛然挣扎,锁链哗啦作响。两名士兵死死按住他肩膀,却压不住他梗着的脖颈。

    他直挺挺的瞪着杨秋成宜,眼中血丝密布:“要杀便杀!休要折辱!”

    声音嘶哑如破锣,却仍带着几分昔日枭雄的狠厉。

    在他看来,胡人素来无义,波调的背叛不过是胡人本性。何况他本来也只是利用胡人,用完之后,也要收拾他们,可从没想过分他们半分好处,今日被波调背刺,不过是形势使然。

    可杨秋成宜这两个昔日的“小卒”,才是真正让他成为阶下囚的罪魁祸首。

    刘浪却连个眼神都未施舍,只是抬手轻轻一拂,仿佛挥走一只苍蝇:“推出门外斩首报来。”

    韩遂瞳孔骤缩,还未及开口,就被士兵拖出大堂。

    须臾,一声凄厉惨叫刺破长空。一名亲卫捧着漆盘疾步而入,鲜血顺着盘沿滴落,在青砖上洇出朵朵红梅。盘中头颅双目圆睁,死不瞑目,正是韩遂。

    刘浪瞥了眼首级,神色淡漠:“将韩遂的首级传示西凉各郡县,凡不降者,这就是下场。”

    自有军中校尉,带着韩遂的首级前去金城周边各郡县收降纳判。

    金城乃是韩遂的核心之地,允吾城又是韩遂的老巢,为了坚守允吾城,周边郡县的兵力早被韩遂迁进城中,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留守各县,在看到韩遂的首级之后,这些老弱病残哪里还敢跟朝廷作对,全都争先恐后的投降朝廷。

    暮色中的允吾城,残阳如血,将城头猎猎飘扬的“汉”字大旗染成暗红。

    关羽勒住赤兔马,望着眼前这座原本该是激战正酣的城池,此刻却一片静谧,唯有零星的狼烟还在空气中飘散。

    他的身后张飞、马超、庞德、吕玲绮、胡车儿等将一字排开,还有数万大军整齐列队,却在这诡异的寂静中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自接到刘浪的第一次警示,关羽便严令全军谨慎行军。

    他麾下多是步卒,本就不及骑兵迅捷,此刻更是如履薄冰。

    险峻的山道上,士兵们扛着盾牌、长矛,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遇到山谷隘口,关羽必命精锐斥候四散探查,哪怕因此一日只能行进二十里。

    第二次胡人联军提桶跑路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