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快穿:炮灰的幸福生活 > 第16章 70早死的炮灰(16)

第16章 70早死的炮灰(16)(1/2)

    路上,元初问小林秘书“一机部的人来得这么快呢?厂长不是说要过几天才能到吗?”

    小林笑得露着牙花子,说道“那肯定是咱们的新产品震惊到他们了。给部里的报告是你亲自写的,虽然字没多少,但是关键数据都在上面,谢工说了,懂行的一看就知道有多厉害。来人说了,他们看到报告就立刻出发了,一点时间都没耽误。”

    元初笑道“那倒是有可能的,咱们确实很厉害。”

    俩人一路开展着表扬和自我表扬直接去了新产品的制造车间。

    元初跟小林说“他们在办公室坐不住的,肯定直接去看机器了,咱们不用去厂办,直接去车间。”

    果然,一群人都在车间聚集呢。

    一机部来的专家们看到元初,没有丝毫架子,主动上来跟她握手,夸赞道“果然是年轻有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元初谦虚道“过奖了。”

    张庆斌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问道“你咋还谦虚上了?你不是应该哈哈笑两声,然后说你就是这么厉害吗?”

    元初哀叹一声“老张害我!我可是一贯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

    张庆斌冷漠地移开了眼。这几个字和你郑元初同志没有任何关系!

    专家们哈哈大笑,跟张庆斌说“你们动力机厂领导和员工的关系还挺融洽的。”

    简单聊了几句,一行人就正式开工了。

    测试项目很多,专家们又很认真,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测,一共花了三天时间才弄完。

    新款柴油发动机正式通过验收,海市动力机厂理所当然地得到了生产资格。

    职工们自动自觉地在厂门口、厂里的主干道上拉上了横幅

    热烈庆祝海市动力机厂新型发动机研制成功!

    热烈祝贺我国发动机研发生产更上一层楼!

    努力争做世界第一,努力造出最好的发动机!

    元初看得都热血沸腾、欢欣鼓舞。

    一机部的专家们跟张庆斌说“行啊,老张,凝聚力不错,职工们的积极主动性都很高,主人翁意识很强啊。”

    张庆斌笑道“咱们工人有力量啊!就为了造这个发动机,你知道我们这段时间投入了多少吗?我们这些职工,这段时间真的是废寝忘食,家里的事情都顾不上,所有精力都放在厂里了。

    不光我们的工人觉悟高,职工家属觉悟也高,没有一个拖后腿的,家属们做好了后勤保障,我们的职工才能心无旁骛的在前线努力干活。所以这次,我不光要表扬职工,还要表扬家属。军功章上有她们的功劳。”

    他笑着跟专家组长老萧说道“你回去能不能帮我们请一功?有物质奖励当然最好,没有的话,给我们个精神奖励也行,给我们的职工们加加油、鼓鼓劲。弄个先进生产单位、先进工作团体、先进职工家属之类的奖章。

    我们工人为了国家可以排除万难,但是大家还是需要国家的认可,我们的努力需要被大家看到。你们要说我思想不够先进,那我认了,但我的职工们是最好的。”

    老萧笑道“你甭跟我玩这套以退为进。你是什么人我们清楚,咱们也不是第一天认识,行了,回去以后我就帮你们申请。”

    张庆斌一拱手“那我就谢谢老哥几个了。”

    老萧说道“不客气。这事还没完,还需要你们再做点事。”

    “做什么呀?”

    “就这套柴油发动机所包含的各项技术,详细地写出来。我们要用这套教材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

    张庆斌问他们“有稿费吗?”

    老萧“……”

    他沉默了一会,说道“没有。领导说了,五十年不谈稿费。稿费已经取消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张庆斌叹了口气,“明白了。我们小郑就是义务劳动呗。”

    老萧说他“那你不会想想办法啊?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张庆斌说“这个署名权一定是我们小郑的,对吧?”

    “那当然,这个是肯定的。”

    过了一会,老萧又说道“你们造出了一台好机器,我跟你说句实话,世界领先。咱们这几年对外交流少了,但是没有彻底中断。国家还是有组织人去西方国家考察的。我们对国外的柴油发动机的发展情况是有了解的,你们这台,至少不比国际领先水平差。

    要是我们的技术人员都能吃透了小郑的技术,把整体水平提到她这个程度,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那我们就相当于是和国际领先水平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我们肯定不会比他们差了。

    我们其实是想调小郑去一机部工作的。但是考虑到你这儿新产品刚投产,她作为总设计师还不能走。这样吧,等你们这边的生产稳定下来了,我们再来谈这件事。”

    张庆斌表示“这事以后再说。咱们先来谈谈别的。”

    现在讲究个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组织安排,组织要调你去哪儿,你就得去哪儿。

    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