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瑶觉得,有些事物是能够与人共享的,譬如艺术和文学。它们不像科学和技术那样具有不可复制性,而是承载着人类文化中诸多相通的元素。少司命们并未奢望艺术能够引领众人从愚昧的暗夜迈向光明,毕竟那是过于沉重的使命。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从那些从心灵中散发着芬芳的优美画作里,领略人性亲近自然的光辉。恰似黑夜中遥远的星光,虽微弱却能给人带来一缕希望;亦如清晨坠在露珠上七彩的阳光,虽短暂却能让人体悟到生命的美好。这些画作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渴望。在展厅的一隅,摆放着一幅独特的画作。徐莫离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从他发现这幅画的那一刻起,直至展览结束,他都如痴如醉地伫立在这幅画前,凝视着它,竭力揣摩其中的深意。然而,越是仔细地端详这幅画,徐莫离就越发觉得自己仿佛在照镜子,窥见了自己灵魂深处那些不堪入目的东西。这幅画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他内心深处一直被禁锢的某些情感与记忆。这幅画所呈现出的丑陋,令他越看越着迷。他觉得,这种丑陋能够更深入地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灵魂,揭示出人性中隐匿的一面。然而,与此同时,他不由自主地开始思索少瑶的视角为何如此深邃。十年的夜雨并未使他的心变得冷酷,反倒让他对人性和世界有了更为透彻的领悟。画家之所以具备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他们对人和世界饱含着爱与热情。他们的内心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的创作之路。
这便是尹莉寒、林和少瑶能够携手成为挚友的缘由所在。他们之间恰似磁石与铁,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通点宛如磁石一般,将他们紧紧吸引。譬如,他们都有着不堪回首的往昔,那些曾经的伤痛犹如汩汩清泉,成为了他们创作的不竭源泉;又如,他们都曾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恋,这份深情恰似熊熊烈火,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熊熊燃烧;再如,他们皆因对爱的执着追求而投身于绘画,将内心的情感通过画笔如泣如诉地倾诉出来。不仅如此,在艺术的广袤天地里,他们对于人性的洞察亦如出一辙。他们都深谙人性的复杂与多样,犹如明镜般通过作品映照出对人性的深邃思考和不懈探索。此外,他们所拥有的爱皆非等量齐观,这种不平等的爱仿若一把双刃剑,或许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和体悟。最后,他们也曾一同历经因爱而生的生死相依,这种共同的经历恰似一条坚韧的纽带,让他们的友谊愈发牢不可破。他们之间的关系恰似那琴瑟和鸣,既相互竞争又存在着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这种默契使得他们宛如一个紧密的艺术团队,每个人都在这个团队中绽放着独特的光彩。这种合作关系不仅让他们各自收获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就,还让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扶持、携手共进。与少瑶相较,尹莉宛如一座冰山,是一个客观理智的女人,不会被情绪的洪流所左右。即便面对一个成年女子对较年轻女子的妒忌,她亦能如那沉稳的山岳,保持冷静,绝不会让这种情绪如狂风骤雨般破坏他们之间的合作协调。然而,少瑶却无从知晓,寒林对于尹莉的诸多事宜一直都缄默不语。少瑶隐约感觉到,倘若寒林不再保持缄默,他或许就会如那汹涌的波涛,指责尹莉。至于究竟因何缘由而指责,少瑶已懒怠去揣测了。
然而,少瑶却能清晰地看到,尹莉在创作那幅永远无法完成的画作时,脸上流露出的忧郁神情,宛如夜空中孤独的冷月,散发着凄清的寒光。那是一种她美丽面容中从未有过的忧伤,仿佛是从她灵魂深处流淌而出,唯有在年轻人的生命中,才能寻觅到这般如诗如画的哀愁。当尹莉沉浸在这幅画的创作中时,她的姿势宛如一座生命的雕塑,庄重而肃穆,仿佛时间在她身上凝固。她全神贯注,屏息凝神,完全失去了创作其他画作时那种才华横溢、自信满满的风采。然而,他们对待那幅画作的态度,却是如此谦卑、恭敬且小心翼翼,仿佛那是一件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每一笔每一划,都犹如在小心翼翼地勾勒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被深深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尹莉之所以备受他们敬重,是因为她的画作在他们之中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正因如此,少瑶和寒林对那幅画都充满了敬畏之情,甚至不敢轻易去触碰它。他们深知,这幅画背后隐藏着尹莉内心深处的故事和情感,而这些故事和情感,宛如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痕,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心底。时间如潺潺流水,却无法冲淡他们内心的伤痛。那些关于爱情的故事,恰似被深埋在黑暗中的宝藏,无法在阳光下肆意绽放。因为他们明白,一旦将这些故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的心就会像被烈日炙烤的花朵一般,逐渐凋零、消逝。因为动心,所以痴心;因为痴心,所以守情。他们的人生情感之路,并非如常人般平坦顺遂,而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然而,他们天性中的纯真与深情,却又让他们在面对这些故事和爱情时,在情感的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