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犹如一把锋利的剑,无情地刺穿了少司命的心房。她深知,这句话预示着她与梁亮的感情已然彻底破裂,再无修复的可能。然而,少司命并未让自己长久地沉溺于悲伤之中。她迅速调整好情绪,转身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在进行的活动里。原来,少司命参与了一个志愿者活动,且成为了这项活动的长期志愿者。整个下午,少司命都与其他大学生们并肩为了这个活动而劳碌奔波。少司命积极地向那些对活动饶有兴致的人阐释活动的意义,她满怀热忱地介绍着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期盼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其中。尽管少司命已累得汗流浃背,衣衫尽湿,但她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这是她人生中首次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如此意义非凡的事,这种感觉让她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豪。在奔波的过程中,少司命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不是因为辛劳或者困倦,而是因为她心中压抑已久的情感终于得以释放。这些泪水,蕴含了她多年来所历经的艰辛与压抑,蕴含了她在遭受他人歧视时无处倾诉的苦楚,也蕴含了她在坎坷人生中难以挣脱的悲凉心境。然而,此刻的少司命已然不再是那个默默忍受一切的人了。她通过这次志愿者活动,寻觅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也领悟到了该如何果敢地直面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离开梁亮的那一丝解脱并不能使少司命如此心花怒放,真正让少司命心情愉悦的,是参与这样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少司命开始领悟到命运的出口和生存的真谛。倘若有机会,少司命甘愿用自己的毕生去从事这样一份职业。
然而,现实却如泰山压卵般给了少司命沉重的一击,他惊觉自己宛若沧海一粟,渺小得令人心生怜悯,甚至连拯救自己都显得力不从心。就在少司命陷入绝望深渊之时,组织活动的大学生们如春风拂面般对他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那如阳光般纯净的笑容,恰似一把利剑,穿透层层乌云,洒在少司命那晦暗无光的人生道路上。在那一刻,少司命不禁心生疑惑,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如这般能理解他的世外桃源。这种帮助绝非口惠而实不至,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哪怕只是一份微乎其微的帮助心意,也足以让少司命感激涕零,热泪盈眶。当这些大学生们询问少司命是否需要帮助时,少司命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需要。”这简单的三个字,于少司命而言,却重如泰山,意义非凡。少司命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个可以联系到有关帮助的联系方式,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漫漫黑夜中的一线曙光。怀揣着满心的希冀,少司命满腔热忱地参与了一些与帮助相关的人的活动。这些活动犹如春风化雨,让少司命深切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与关怀备至,那些被帮助的人们脸上流露出的感激涕零和满怀希望,如同一股清泉,润泽着少司命的心田。然而,当他回归祖国的怀抱时,却发现这里的状况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在国内,这样的组织尚如羽翼未丰的雏鸟,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泰山压卵般的巨大压力和大众的冷眼旁观。少司命们常常被人们嗤之以鼻,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连呼吸都如芒在背,带来难以言喻的刺痛。
对于绿丝带所关注的那些人来说,诸多看似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都变得比登天还难。他们恰似那被世界遗弃的孤儿,所得到的关爱和支持犹如凤毛麟角,而歧视和孤独却如附骨之疽,如影随形,难以摆脱。长期的痛苦折磨,已让这些人逐渐变得麻木不仁,仿佛行尸走肉一般。悲惨,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抽象名词,而是少司命在现实中亲眼目睹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写照。冷漠如瘟疫般在他们周围的生活中肆意蔓延,无孔不入,唯有那无尽的绝望,恰似无底深渊,令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自从那件事发生后,梁亮和少司命之间的关系便如同那破碎的镜子,再也无法恢复如初。梁亮仿佛将少司命从自己的世界里彻底抹去,从此销声匿迹,不再主动给她打过一个电话或发过一条消息。而少司命亦毫不示弱,她不仅毅然决然地更换了手机号码,更是将梁亮从自己的生活中驱逐出境,从此与他形同陌路。然而,少司命的工作却因梁亮的离去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原本一些手到擒来的任务如今都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这让少司命如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