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第267章 西北基业九

第267章 西北基业九(2/3)

在当时的江淮一带属于小众饮法。

    起初旁人都对他的喝茶方式感到诧异,但张定理跟着他尝试之后,竟也爱上了这种简单直接的喝茶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张定理的心中对西北联军后勤问题的担忧,西北联军由多支部队拼凑而成,后勤事务变得极为复杂。

    各节镇在经过多次战事消耗后,都不愿再额外拿出粮草支援联军,如今联军的补给几乎只能依靠朝廷。

    但朝廷的粮库距离瓜州路途遥远,粮食运输困难重重,必须在沿途分段设立粮库,才能保证粮草顺利运抵前线。

    这些问题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正思索间,谢老半已将晚餐备好。热腾腾的饭菜香气四溢,摆在桌上。长途行军的疲惫与饥饿瞬间涌上心头,张定理实在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起初便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饭,全然顾不上形象。

    谭威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感慨道:

    “咱们的张明府哇,这西北的日子不比江南,往后要操心的事还多着呢。但不管多忙,吃饭还是得讲究些,细嚼慢咽,才能品出饭菜的滋味,也对肠胃好些。”

    张定理听到这番话,动作一顿,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之色。他连忙坐直身子,放慢吃饭的速度,开始细嚼慢咽起来。

    同时他心中也暗自提醒自己,身为西北联军督粮官,一举一动都关乎形象,即便再饥饿疲惫,也不能失了分寸。

    谭威将茶碗搁在案上,想起愁人的后勤还是深深叹了口气。

    "老张哇,后勤是行军打仗的命脉,这道理你比谁都清楚。"

    谭威皱着眉头无意识的敲着茶杯,每一下都像敲在人心上。

    "胡人仗着游牧习性,饿了啃块风干肉、渴了喝口马奶就能转战百里,可咱们中原部队?没了粮草,精锐士卒也得变成待宰羔羊。"

    张定理忙放下碗筷,正襟危坐:

    "督帅所言极是,卑职定当。。。"

    。。。

    "黄崇会留守瓜州,麾下两千将士专门负责粮道安全。"

    谭威打断他的话,目光扫过徐悠。

    "都监那边我已打过招呼,器械修缮、车马调配都会全力配合。但记住!"

    他突然倾身向前,呼吸几乎喷在张定理脸上。

    "粮草押运途中出任何纰漏,咱们就按军法来处置。"

    徐悠在旁默默观察,注意到张定理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这位沙城来的文官也不容易,捧着茶碗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但是大战之际就是如此,谁也别想唬弄,因为任何一个瑕疵纰漏都是千万条人命来弥补。

    。。。

    待两人告辞离去,营帐内终于陷入寂静。谭威烦躁的扯开领口的盘扣,燥热的空气裹着汗味扑面而来。

    他舀起木桶里的冷水从头浇下,刺骨的凉意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水珠顺着脊背滑落,在青砖地上汇成蜿蜒的细流。

    褪下中衣时,他动作突然顿住,贴身束带里藏着的金属物件硌得胸口生疼。小心翼翼取出那把小巧的手枪,桐油的气味混着冷水的腥涩钻进鼻腔,瞬间将他拽回另一个世界。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女儿扎着蝴蝶结在游乐园奔跑,妻子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咖啡机发出规律的嗡鸣。。。

    手抚过黑蓝的枪身,谭威的喉咙剧烈滚动。曾经每晚入睡前,他都会对着虚空默念妻女的名字,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习惯悄然消失了。

    现在的他,有了新的身份、新的责任,甚至开始对身边的将士生出袍泽之情。

    "我果然是个混蛋。"

    他自嘲地笑了笑,笑声里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苦涩,无意识地哼起《安河桥》的曲调,跑调的旋律在空旷的营帐里回荡。

    擦完枪油,他单膝跪地,举起枪瞄准帐外摇曳的灯笼。夜风穿帐而过,烛火明明灭灭,在准星上投下细碎的阴影。

    这时一个疯狂的念头突然闪过,如果找机会用这把枪打死吴三桂,是否就能阻止其日后引清军入关?这个想法让他呼吸一滞,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

    历史的走向真能因一颗子弹而改变吗?还是说,这不过是个穿越者不切实际的妄想?

    深夜的营帐内,谭威辗转反侧,手中的手枪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暗杀吴三桂的念头如同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知晓凭借这把来自现代的手枪,理论上确实有机会取吴三桂性命,但现实却远比想象中残酷。

    吴三桂身边亲卫林立,各个身手不凡,想要在重重护卫下完成暗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仔细分析暗杀带来的后果。崇祯皇帝虽然开始改革,但能否出色地平定内乱?这个问题让他心里没底。

    崇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就算没了吴三桂,朝中党争不断,各地起义频发,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