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傅,今晚可得出些拿手好菜!\"
杨威站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翻滚的热气。
\"几位老兄弟都等着呢!\"
谢老半头也不抬,手中的锅铲翻飞如飞:
\"杨统领放心,别的不敢说,这炖羊肉的手艺,我谢某人还没服过谁!\"
他揭开一旁的陶罐,顿时香气四溢。
\"您闻闻这高汤,我花了三天时间精选羊羔肉,文火慢炖十二个时辰,里头加了二十几种香料,光是那火候的拿捏,就是不传之秘。\"
杨威深吸一口气,喉头动了动:
\"好家伙,光闻着就馋人!\"
谢老半颇为得意,一边往锅里下着配菜,一边絮叨:
\"夫人特意嘱咐,让都督每天喝一碗这汤。您别看这汤普通,用陶罐封好能放五天,滋味还愈发醇厚。\"
他将一块肥瘦相间的羊肉夹起,仔细端详成色。
\"就说这炖羊肉,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极了。选肉要选羊肋条,焯水要冷水下锅,炖的时候还得把握好火候,早一分肉老,晚一分不烂。我做的炖羊肉,在京师那是一绝,就连我那进宫掌勺的大哥,说起这道菜都得竖大拇指!\"
说着他盛了一小碗羊肉汤,递给杨威:
\"杨统领,您先尝尝咸淡,给掌掌眼!要是不合口味,我立马调味。\"
那眼神中满是期待,又带着几分自信,仿佛早已笃定这汤能惊艳众人。
杨威接过谢老半递来的粗瓷小碗,碗中羊肉汤色泽清绿,宛如春日新茶,全然不见寻常肉汤的浑浊。
他将信将疑地抿了一口,滚烫的汤汁滑过喉咙,鲜香瞬间在舌尖炸开,羊骨的醇厚与香料的芬芳层层递进,竟比他想象中还要清爽三分。
\"这。。。这真的是羊肉汤?\"
他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望着谢老半。
\"杨统领,这汤色清是因为我撇了三次油花,香料配得巧,才能去膻留香。\"
谢老半得意地搓着手。
\"您再细品,里头可有玄机。\"
杨威不再多言,仰头将碗中汤一饮而尽,碗底几块炖得软烂的羊肉入口即化,连骨头缝里都浸满了汤汁的鲜美。
\"痛快!\"
他重重把碗往灶台一放\"换大碗!\"第二碗下肚,他抹了把嘴赞道:
\"这汤就像草原上的莽汉,看着清清爽爽,实则劲道十足,喝完浑身都暖乎!\"
他还想再要,却被谢老半拦住:
\"使不得使不得!这汤有数的,杨统领只能喝两碗,不然过会儿汤不够了。\"
杨威急得直跺脚:
\"那你再炖一锅!\"
谢老半无奈地摇头:
\"这汤得用文火熬一夜,现炖来不及。\"
杨威眼珠一转,凑到他耳边低声道:
\"那你偷偷给我留一碗,明早我自会来取。\"
谢老半左右张望一番,压低声音道:
\"下不为例啊!\"
就在这时,徐悠的喊声从帐外传来:
\"杨威!谭总督唤你!\"
杨威恋恋不舍地看了眼汤锅,这才转身进了营帐。屋内谭威单独叫来的圭圣军老人已围坐一桌,酒壶菜碟摆得整齐。
\"来得正好,就等你了。\"
谭威举起酒杯,眸子扫过众人。
\"今日这杯酒,为康仓之战!那场仗,咱们圭圣军打出了威风,也正是因为这一战,才让西北各镇能放下顾虑,全力北上。我敬诸位!\"
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滑落,浸湿了前襟。
众人纷纷举杯,营帐内响起一片碰杯声。赵岩却没急着喝,他盯着杯中晃动的酒液,神情有些恍惚:
\"康仓一战咱们折损了太多兄弟,静海军和原联军的老兵,如今不足千人。\"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暗哑。
\"想当初,咱们起家时那些兄弟,个个都是能以一当十的好汉,可现在。。。老底子越打越少。\"
营帐内陷入一片沉默,唯有烛火在风中摇曳。许久后谭威叹了口气:
\"自古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咱们每一场胜仗背后,都是兄弟们拿命换来的。\"
他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谭威握紧酒杯,那些在康仓战场上倒下的面孔,此刻又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
他也清楚,为了西北战局,为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明,这样的牺牲或许还会继续,但每念及此,心中仍是一阵绞痛。
赵国强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边缘,粗瓷酒杯上的饕餮纹映着烛火明灭。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