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第171章 凌州之战八

第171章 凌州之战八(3/3)

任由凌州陷落,逼的黄崇自己去顶住,那后期自己这边的战略损失就太大了。

    谭威没有理会黄崇的宴请,直接回了老巢沙城。寒风掠过沙城府残破的城墙,谭威站在麒麟山巅,望着山下忙碌的工匠队伍。

    青砖垒砌的陵园已初具规模,工人们正将刻着阵亡将士姓名的石碑一一立起。

    “加大抚恤金,每户按战功分三等发放。”

    他对身旁的杜风正吩咐道。

    “荣军院要尽快完工,务必让伤残兄弟和遗属们过个暖冬。”

    半月后麒麟山烈士陵园落成,三百六十级石阶直通山顶,汉白玉牌坊上忠魂不朽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当谭威亲手将厚重的抚恤金递给某位校尉的母亲时,这位白发老妪颤抖着抓住他的手:

    “我儿走得值。。。”

    人群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声,介州左军、右军的将士们望着陵园中密密麻麻的石碑,终于明白为何圭圣军能在战场上悍不畏死,他们身后,是整个军队用命守护的尊严。

    “介州左右军,自今日起编入圭圣军步军!”

    校场上谭威的声音响彻云霄,他环视着焕然一新的阵列,对着陆惟君、蔡狗剩等将领一路看过去。

    “陆惟君任一军统领,蔡狗剩为副。原介州联军各部按战功重新编排!”

    六千新军齐声应诺,长枪如林,军旗猎猎,一名原介州右军的老兵摸着胸前新换的圭圣军徽记,眼中泛起自豪的泪光。

    与此同时紫禁城乾清宫内,崇祯皇帝将战报重重拍在龙案上。

    “好个谭威!”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的淳水防线处来回滑动。

    “判断精准,设伏果断,硬生生将蒙古人逼到和硕特那里!”

    刘闻言躬身进言:

    “陛下明鉴,此战谭威居功至伟。他提前洞悉蒙古意图,在淳水布下天罗地网,当记七分功劳;黄崇率风州军从后施压,可记三分。”

    他顿了顿,补充道:

    “只是风州军伤亡寥寥,而圭圣军折损近半精锐。。。”

    崇祯神色凝重,起身望向西北方向,窗外寒风呼啸,宫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

    “谭威此人,耿直善战,又心系百姓,只是太年轻了。”

    他转身对刘闻言道。

    “传朕旨意,凌州以西即日起也划归土甘都司节制,命黄崇东撤,退守第二道防线。”

    。。。

    “陛下圣明!”

    刘闻言眼睛一亮。

    “如此一来,西线防线连成一体,进可攻退可守。谭威守住凌州,既能震慑蒙古,又可伺机瓦解满蒙联盟。。。”

    。。。

    “满蒙联盟之事,朕已有打算。”

    崇祯打断他的话,想起英娘无意中流露出谭威的设想,利用漠南漠北矛盾,分化满蒙关系。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桓已久,如今经此一战,更觉可行。

    “退下吧。”

    崇祯揉了揉眉心,连日来的焦虑与欣喜交织,让他疲惫不堪。走出乾清宫,寒风扑面而来,他裹紧龙袍,朝着皇后的寝宫走去看望那个小家伙。

    之前英娘于宫内产下谭威的嫡子,崇祯当即收为义子,一切规制如同皇子待遇,奇怪的是,对于此逾制之事,朝中诸臣居然没有反对,甚至杨嗣昌等老谋主动恭贺。

    似乎大家对崇祯荣恩谭威子女很是赞成,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估计是自古外戚多受制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