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好时节 > 第二零七章 高跷

第二零七章 高跷(1/3)

    除了秀秀和张野,甄五多也不在,不过这个时辰,他都会出去遛弯,拎着三千两,身后跟着阿黄和小夜,有时纪大娘家的杠头也会跟着,四大护卫暗中保护,这里走走那里逛逛,偶尔还会去牙行里坐坐,看上合眼缘的宅子铺子,小老头大手一挥,就给宝贝大孙女买下来,因此,那些牙人看到他,比看到亲爷爷还要亲,恨不能立刻跪下认干亲。

    但是小老头心眼多,同一家牙行顶多合作两次,第三次就换地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从未有人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甄五多联系起来,就连他老人家现在用的路引,也是新的。

    没错,小老头转了几手,用假名字在京城落户了!

    别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只相信一个字:钱!

    因此,小老头不在家,赵时晴一点也不着急,小老头怕死着呢,无论走到哪里,暗中都有高手保护。

    让赵时晴隐隐担忧的是秀秀,她忽然想到,自从上次秀秀出事,直到现在,这几天她好像一直没有和秀秀单独聊过。

    其实以前也是这样,大家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也没有谁和谁单独坐下来聊过人生,所以赵时晴早就习惯了,只是今天,她忽然觉得,她应该和秀秀好好聊一聊了。

    其他人可没有想这么多,梁地有过年踩高跷的风俗,赵时晴和凌波从小住在梁地早就看过,京城以前也有,但是多是在庙会上才能看到,后来京城人不拜佛了,庙会也没了,像泥鳅这样在京城长大的小孩,甚至不知道高跷是什么,至于万如意和在吴地长大的沈望星,就更没有见过了。

    因此,听赵时晴和凌波说高跷好看,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

    魁星楼那一场是赶不上了,但是还能去报恩寺。

    说起这报恩寺,其实真的只是一个地名。

    报恩寺存在于前朝,大雍太祖打入京城时,报恩寺便被毁了,如今只留下一座钟楼旧址。

    虽然没有了寺院,但是逢年过节,京城灯会都会选在这里,那座仅存的钟楼,就是灯会的中心位置。

    即使没有灯会,报恩寺和魁星楼一样,也是很热闹的地方。

    对于赵时晴他们这群半大孩子,对这里都很熟悉。

    他们到的时候,钟楼外面已经有很多人在等着看高跷了,还有人趁机摆摊卖各种零嘴和小物件。

    几个人一边吃一边逛,把这些小摊子逛了一遍,便听到了欢呼声:“来了来了,高跷队来了!”

    泥鳅反应快,率先爬到树上,占据了视野最好的位置。沈望星不甘落后,只是他不如泥鳅灵活,还是泥鳅把他拽上去的。

    其他人见了,也有样学样,纷纷往树上爬,有那不会爬树的小孩子,急得哇哇大哭。

    赵时晴和凌波也会爬树,可是万如意不会,两人不放心扔下万如意一个人,便陪着她一起往前挤。

    若是在吴地,很少会有如万如意这样一把年纪不在家里纺纱织布料理家务,却跑到外面看热闹的,但是京城不一样,高门大户暂且不说,普通百姓没有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陈规陋习,街上经常能看到像男人一样出门做工讨生活的寒门妇人,还有像纪大娘这种有点家底的包租婆,更是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跑。

    因此,万如意和两个小姑娘在人群里钻来挤去,不但没有被人非议,还有那些脸皮嫩的小伙子主动让路,生怕一个不小心被大娘碰到,还被大娘拽住喊非礼,毕竟,这种大娘最不好惹。

    赵时晴三人没费力气便挤到最前面,已经有人在维持秩序,不能再往前了,要给高跷队让出场子。

    赵时晴发现,旁边这些人好像以前也没有看过高跷,大家都在兴奋地议论着上午在魁星楼看到的高跷。

    原来他们上午已经看过一场了,下午又来看了。

    赵时晴忍不住问道:“这个高跷队很出名吗?”

    有位婶子兴奋地说道:“小姑娘,一听口音就知道你是外地人,你肯定不知道大郭庄在哪儿吧?”

    没等赵时晴回答,婶子便自问自答:“那你肯定听说过长寿宫吧,没错,就是太上皇他老人家修仙得道的长寿宫,婶子和你说啊,长寿宫那一片,以前就是大郭庄的。

    后来那里成了风水宝地,太上皇又划了一块地让大郭庄搬了过去,这可是太上皇给的地啊,太上皇是位列仙班的人物,他老人家给的地那能是普通地吗?

    那是人杰地灵啊,大郭村越来越富,富得流油,他们为了感谢太上皇他老人家,便组建了这高跷队,原本是想演给太上皇一个人看的,可是太上皇心善,就让他们在镇上演,让周围的百姓都能看到,这一演就是十年,咱们京城百姓可羡慕得紧呢。”

    赵时晴万万没有想到,这高跷队竟然还和太上皇有关系。

    她连忙问道:“十年都是只在大郭庄附近的镇子上演,那为啥今年就来了京城呢,京城不是想演就能演的吧,至少也要京衙和五城司同意才行吧?”

    婶子啧啧两声,一副你是乡下人你不懂的模样,至于哪个乡下,京城以外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