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442章:偌大京城,只剩下他一人

442章:偌大京城,只剩下他一人(1/2)

    “再不走,我便要死了。”

    风声湮没了吴俊源极轻的声音,“从前我不知为何有人因男女情爱深陷其中,不知何为肠寸断。”

    他神情专注,分明看起来一切如常。

    谢宁却好像听见了他心碎的声音。

    “抱歉,好兄弟!”

    吴俊源转了过来,风吹得他眼底有些发红,“往后偌大的京城,波诡云谲的算计,只能你一个人来扛了。”

    “那你要去哪儿呢?”

    心底倏然空了一块。

    谢宁语气问的非常轻。

    “天下之大总有我的去处,哪怕走累了到你们谢氏族学,当个教书的先生也是很好。”

    三年前杨或曾断言,他们两人一生所求皆是虚妄。

    一句谶言。

    仿佛处处料定。

    吴俊源道:“浮世三千,人总有所依,谢宁,我不能再失去任何了。”

    “无论是你,我大哥和我的家人,我都不能承受失去你们的痛苦。”

    谢宁舌底艰涩,心痛难言。

    世人皆说人定胜天。

    可命运的手掌一旦翻覆,便叫人终心境生置于水火之中。

    乾元帝棺椁迁往太庙那天。

    谢宁站在百官之首。

    看着浩浩荡荡漫天的白。

    有一瞬间的恍惚,好像他从来就是这个世界的人,他与这个世界早已融为一体。

    穿越之前的种种,才是他可望不可及,永远回不去的美梦。

    登基大典,开年二月初二举行。

    年号景隆。

    可见新帝中兴大宴之决心。

    吴俊园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离开,归期不定。

    半月后,赵斌交接京中事物,返回西北。

    偌大个京城,天下群雄汇聚于此,谢宁的心境总是惶惶,不管上朝还是处理政务,人总是显得非常倦怠。

    好似去年一场逼宫,抽走了他所有的精神。

    为此,景隆帝还找过他好几次,言语之间都是在劝他振作,对去年辛苦照料先帝经历宫变的理解。

    新帝登记,要表现个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大宴朝政依旧遵循乾元年间留下的政务规则,景隆元年开年朝廷的重点仍旧是丝绸,去年接下那么多各国丝绸订单,多有拖欠。

    眼看着太皇太后寿辰又要到了。

    今年又赶上新帝登基,朝廷上下忙得一派欣欣向荣,中书省更是忙得人仰马翻,而中书省大学士,谢宁终于停假来衙门报道,也是不干活,就在那儿一坐,手里捧着本闲书,一看一整天。

    甚至有时候看累了,他就趴在桌子上睡觉。

    一睡就是一下午。

    所有人都忙得跟狗一样,他可好,到了下卯的时辰起身就走,一整天下来话也不说,事儿也是半点不办。

    终于有人受不了了,摔了一捧文书,重重仍在桌子上。

    动静大得引得所有人看过来。

    谢宁正看画本子聚精会神,被惊动抬眸看了那官员一眼。

    那侍郎正要说话,可一跟他眼神对上,立马泄气。

    人家谢大学士是朝廷六元,是新帝心腹,他们是什么?

    论背景,没有人家深厚。

    论荣宠,人家是六元,他们是什么?他们只是一群,低头干活的苦哈哈。

    每当到这个时候,季俊山便会跑出来打圆场,“天太热了,哈哈,一会儿谢府的冰粉就到了,咱们大家吃点解解闷降降温。”

    一名世家党派官员哼了哼,说:“季大人每日忙着谢大人的公务,还要惦记着谢大人家中,给同僚送冰粉,您可真是操心。”

    季俊山脸色一僵。

    终究没跟他们打嘴仗。

    他跑到谢宁跟前坐下,无奈到不行地说:“谢兄,中书省的公务,你好歹做些吧,要不你告假回家再歇一段儿也行,这边的事务都由我来帮你顶着。”

    谢宁抬头看他眼眸懒洋洋的,“刚消了半月假,再请陛下不给批了。”

    季俊山:“……”

    就是说说而已合着您真想这么干啊!

    季俊山摇摇头一点招都没有走了。

    中书省里面位居高官的谢大学士,整日偷懒同僚们都颇有微词,只有高识檐是最淡定的。

    刚才这一幕落到他的眼里,他只是冷淡一笑。

    放了值,谢宁又是一声招呼地拎着画板子起身就走。

    看得中书省衙门众人大为愤怒。

    高云杰气哼哼的道:“这盘菜可真能装啊,若是嫌中书省衙门太累回家种地岂不是快活。”

    高识檐掀开眼皮看他一眼,勾了勾嘴唇什么都没说。

    偌大的谢府,主子就一家四口。

    也只有回到家谢宁的心情还能充盈一些,他的二儿子已经能翻身了,对比大儿子登登的省心,老二简直就是个喇叭精,没事儿就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