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余生,再不弄丢你 > 第519章 不一样的中秋

第519章 不一样的中秋(1/2)

    除夕看着推出产房的康馨姐姐和她的两个儿子,激动的泪流满面。

    她和这两个孩子真的是有缘,她出生在除夕夜,而两个宝宝出生在这中秋团圆夜。

    这个中秋佳节,万家团圆的好日子,两个孩子,降临到了李家。

    这巨大的好消息,让李家全家人欣喜若狂。

    除夕立马打电话往小年庄,告诉爸妈、太奶奶以及康馨爸妈,这天大的好消息。

    几个老人在小年庄听到康馨平安生下双胞胎儿子的消息,兴奋的想马上见到孩子。

    除夕立马安排司机,连夜把康馨爸妈还有自己的父母接到了医院。

    除夕在康馨生产前,为康馨在县城医院定了最豪华的单间病房。

    房间里,挤满了年家人,李家人,还有康馨的爸妈。

    月光像一层薄纱,轻轻漫进病房的窗户,落在康馨汗湿未干的额发上。

    她侧着头,嘴角还带着生产后的倦意,目光却黏在保温箱里那两个小小的身影上。

    “你看这小鼻子,跟他爸爸英超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康馨的妈妈戴着老花镜,手指悬在保温箱外,不敢碰又舍不得移开。

    旁边的康老师正举着手机录像,镜头里两个裹在襁褓里的小家伙攥着拳头,偶尔蹬一下腿,引得年婶乐乐呵呵道:“这俩小子,连打哈欠都同步,将来指定是离不开的伴儿。”

    康馨的手被李婶握着,掌心暖乎乎的,除夕蹲在床边,指尖替她拂开额前的碎发,声音里带着沙哑的笑意:“姐,中秋月圆,咱家添了俩小月亮,圆满了。”

    病房里没开大灯,只留着床头一盏暖黄的壁灯。

    月饼盒子敞在床头柜上,莲蓉馅的还冒着刚打开的油香,年婶从保温桶里舀出一小碗银耳汤,小心地递到康馨嘴边:“闺女,刚生了宝宝,耗力气,来,喝点甜的。”

    忽然,保温箱里传来细细的哭声,两个小家伙像是约好了似的,此起彼伏地哼唧起来。年叔赶紧凑过去,学着护士的样子轻轻拍着箱壁,嘴里念叨着:“不哭不哭,外公在呢。”奇妙的是,那哭声竟真的小了下去,两个小脑袋往中间凑了凑,仿佛在互相取暖。

    窗外的月亮圆得像画上去的,清辉淌过窗沿,刚好照在保温箱的玻璃上,映出里面两张皱巴巴的小脸。

    康馨望着那团小小的光晕,忽然觉得所有的疼痛都化成了心口的暖流。病房里没有喧嚣,只有低低的笑语和偶尔响起的婴儿呓语,混着月饼的甜香,成了这个中秋夜最温柔的背景音。

    英超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月光下,两人的影子在墙上依偎着,像一幅被拉长的、圆满的剪影。

    康馨虽产后虚弱,她看着自己的儿子,看着全家人守在身边,她满脸幸福。

    她拉着除夕道:“除夕,你既是两个宝宝的阿姨,又是两个宝宝的婶子,你是咱家的大学生,学问最高的,来给你的小外甥、你的小侄子,取个名字吧。”

    “姐,两个宝贝是中秋节生的,那一个就叫明仔,取“明月”之意,满含“光明磊落”的期许, 另一个就叫满仔,取“月满”之意,满含“圆满顺遂”的期盼,至于大名,还是交给英超吧。”

    英超满脸幸福的看着康馨,“康馨姐姐,你辛苦了,我们李家的孩子,还是让咱爸,孩子的爷爷来给他们起名字吧。”

    英超自和康馨结婚后,仍然亲切的叫她康馨姐姐,这称呼,似乎更加亲切、温馨。

    大字不识的李大伯看着两个孙子,高兴的合不拢嘴。作为孩子的爷爷,他很是开心道:“俩孩子是中秋生的,那一个叫李中秋,一个叫李盈缺吧。”

    除夕没想到,目不识丁的李大伯给两个孙儿起了这么别致的名字,李中秋、李盈缺,取自“月有阴晴圆缺”,藏着豁达通透的人生观,寓意接纳盈亏,自在生长。

    “好好,爷爷取的名字真好,除夕,你过几天去给孩子们上户口,就按爸爸取的名字给孩子上户口啊!”

    明月照着这一大家子人,也替他们高兴。

    中秋圆月下,李家和年家迎来了孩子的到来,幸福快乐的过着这中秋之夜。

    而在这同一轮明月下,远在美国的周旭,此刻却孤单的坐在周家别墅的阳台上,仰望天空的这一轮明月。

    舅舅,舅妈在,母亲也在。

    虽在异国他乡,他们骨子里依然是中国人,对着中秋团圆佳节异常的重视。

    阳台的铁艺栏杆被夜露浸得冰凉,周旭倚着栏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上面的雕花。

    美国的中秋没有桂花香,只有晚风卷着远处高速公路的车流声,把月亮衬得格外清瘦,像块被冻在天上的冰。

    轮椅停在藤椅旁,母亲裹着羊绒毯,侧脸被月光照得半明半暗。

    她的手搭在膝盖上,指节因为常年用药有些变形,却仍紧紧攥着块从唐人街买来的月饼。“旭儿,你舅妈说得对,”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散了月光,“周氏不能到你这儿断了根。”

    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