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263章 没良心炮

第263章 没良心炮(1/2)

    【因为三团三营全部牺牲,而为了对付敌人的坚固攻势,六连的副连长被提升做了三营营长,机关单位的勤杂兵也被迅速补充到一线的作战部队,迅速的重建了三营。就在邓政委来看望战士们的时候,发生了个小插曲。一位新来的战士不愿意剃短发,嫌丑。】

    天幕下。

    唐朝,李世民看了看四周,发现魏征不在,便和李靖程咬金等人说道:“其实,剃短发挺好的,你们觉得呢”。

    程咬金:“确实,要是下雨后又在泥浆里滚一滚,那头难受的想把头皮扯下来”。

    李靖想了想,说道:“其实军中有人剪短发,尤其是在湿热环境中作战,可能因防虱或防汗而剪短头发,但都是属于非正式行为,问起来就是之前头受伤了才剪的”。

    程咬金点点头附和了一句:“军中谁管这些啊,要俺说也干脆推行全面短发,那样带头盔时都不用包头巾了”。

    以汽油桶为炮管,外围加固铁箍,内部用厚枣木隔开发射药与炸药包。

    李世民:“短发确实卫生,而且方便,不用过多的时间去打理”。

    就这样一小撮人在这商量剃短发的事。

    元朝。

    作为游牧民族,忽必烈他们本就普遍留短发,对电影里提到的观点深表赞同,忽必烈说道:“短发多好啊,束发做什么,不方便又没什么意义”。

    真金:“儒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那是为了提醒人们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不让剪发”。

    真金叹了口气,想说说最近自己对儒学的新看法,但被忽必烈打断了,他不想听,他想看电影。

    【长头发在头部受伤后不好处理伤口,所以大家上火线前都剃短发。而邓政委见小战士还是有些不情愿,便以身作则,将自己原本就是寸头的发型再剃了一遍。小战士见此,也只能乖乖的配合。另一边的铁匠窝棚里,飞雷发明家正带领大家敲敲打打,将油桶改造为超大口径土炮。】

    陈勇:“这种炮也称没良心炮,可将十几公斤绑成圆饼形状的集团爆破装药炸药包抛射到距离150到300米的目标,依赖地面吸收后坐力。其威力可以摧毁一个地堡,并震他附近的工事”。

    “特点是无膛线、无瞄准具,纯靠经验调整发射角度,射程误差可达数十米,但胜在制作简单、材料易得”。

    “他的发明者聂佩章,原来是一名东北军士兵,目睹大量战友牺牲的他决心研制远程抛射武器。后来他以汽油桶为炮管,外围加固铁箍,内部用厚枣木隔开发射药与炸药包”。

    “炸药包落地后产生强烈冲击波,可摧毁半径10米内的一切工事,20米内人员非死即伤。敌军称其“没良心”,因死者多内脏震碎、七窍流血,却无明显外伤”。

    “我军用180门“没良心炮”齐射,仅20分钟便将黄维兵团苦心构筑的防御工事化为焦土,敌军士气崩溃”。

    天幕下。

    汉朝。

    刘邦:“这么暴力!我喜欢,这玩意得劲呐”。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念叨着:“无膛线、无瞄准具,纯靠经验调整发射角度,射程误差可达数十米,还是前膛装药的炮,我们的炮不就是这样吗,但我们一门炮就重达千斤啊”。说到这朱棣有些有些蚌埠住了。人家的炮射程确实是近了些,但轻啊,而且就是用一堆废料造出来的。

    “你们看那铁皮桶,薄的和纸一样,就用些铁皮敲敲打打就造来,这么轻,居然能打300米啊”。

    “我们的炮用后世的说法是多远?”朱棣最后突然问了一句。

    朱高炽回复道:“大概1公里到2公里的样子吧”。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这要是口径小点,集中火药,估计射程也能远不少”。

    于谦摇摇头,说道:“口径小不了,这是油桶加强加固得来的,切开改小口径强度就没了,会炸的。这里技术最高的,是那个油桶,而我们造的炮管必须足够厚实才顶的住”。

    众人:“.......”,

    于谦见大家都不说话了,又说了句:“不过这爆炸波及范围,对付步兵倒是一绝,对付骑兵这个距离太危险了”。

    “那倒是”,朱棣点点头。

    特殊时期。

    “这玩意,简直就是拔鬼子碉堡的利器啊”。

    “这就是把被子炸药包绑成圆饼形,往汽油桶里一塞,这就是个大号迫击炮,这简直是个鬼才,我得记本子上”。懂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原理上这就是个超级大烟花。

    “这往鬼子炮楼来一发,爆炸顺着碉堡射击孔不得直接震死他们,没有弹片纯靠冲击波,哈哈”。

    “虽然准确度非常低 但是在攻坚或者坚守上都有很大的作用,而且胜在材料简单,是个好东西”。

    【画面一转,趁着夜晚,我军战士在奋力挖战壕,靠着土工作业一点点推进缩小包围圈。而敌人只能无能狂怒,用机枪疯狂的扫射空气。】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