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厂却没有给他机会,接着说“就算搞出来两套系统,那维修和后勤保障也得两套,多复杂啊。所以最能降低研发成本和后勤保障难度的办法,就是直接研发适应出多种作战任务和不同型号战机的通用武器系统。虽然慢一点,但是能走得稳,走得远。讲句不好听的,那么多套系统你们能用明白,能修得过来吗?”
空军虽然看不起陆军,但是他们的平均文化水平肯定不如飞机厂的技术人员。
这会儿被鄙视了,气得脸都红了“我看你们就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吕将军“好了。讨论技术就讨论技术。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本来都是为了公事,没必要变成私人恩怨。”
本来只是想让他们把要点讲讲,结果这两边演得还上瘾了。
不但重复了之前的,还多出了许多问题。
吕将军对程时抬了抬下巴说“来吧,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说说你的想法。”
程时“我觉得两边说的都没有错。都是现在的最佳方案。”
我叫你来解决问题,不是让你来端水的。
吕将军瞥了他一眼,说“说具体。”
程时“其实我们可以两条腿走路,反正最近买了那么多苏-27,连图纸都拿到了,就直接用苏-27装备空军,同时照图纸依葫芦画瓢也好,深入研究、消化吸收也好,生产出更多仿制机型。这样短期我们就有足够的战机了。”
“如果苏-27的武器实在不适合,那就做微调。比如提高制造精密,用更轻强度更高的材料。”
“但是自有的武器系统和战机的研发也不能停,要按照原来的路径继续走。因为自主可控才是别人拿不走的底牌。加快国产武器的研发和装备进度,逐步实现武器系统的国产化替代。”
“反正我们那么多厂,那么多人,大家把活分一分,一个厂负责一种。”
“讲白了,空军是客户,研发机构和飞机厂是厂家。从来没有试过厂家和客户对着干,厂家能把产品做好,客户能买到好用产品,用得开心的。”
“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是战友不是敌人,要往一个方向用力才能把拳头打出去。大家要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甚至可以把这种沟通会开成例会。针对不同的机型,在不同的地方举行。”
“好比空军发现了问题,或者根据作战任务有了新的需求,都要及时反馈给厂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减少分歧和矛盾。厂家收到了反馈,如果现有机型没法改了,后面的机型也可以优化。”
“这个世界一直在变,科技也一直在进步。哪怕现在就研发出来一套适应性强的武器系统,过几年也照样要改,因为敌人不会站在原地等我们去追,也会往前跑。所以不要想着一锤子就能把最优产品做出来,而是要不断迭代和优化升级。”
“一句话总结,咱们来日方长,既要看眼前,也要看未来。以前咱么是太穷了,所以只敢挑一条路走,没有钱走第二条路。但是以后,钱会有的,各种配套产业链会有的,所以大家不要慌。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但是让两边都瞬间冷静下来了。
他说的三个点很重要沟通,共同发力,两条路同时走。
以前确实沟通的太少,大家都是各搞各的。
空军觉得厂家无能,做出来的都是狗屎。
厂家觉得空军要求太多,心急暴躁,不讲道理。
其实空军也没说明白自己要什么,厂家也没告诉空军难度哪里,有没有替代办法。
所以见了面就掐。
其实好多话,说开了,压根就不是问题。
吕将军“既然你都来了,说说你对苏-27上面武器的看法吧。”
程时“苏-27的头瞄瞄准器和航空发动机是可以直接用到我们的新战机上。但是机炮,我建议不要用苏-27战斗机的gh-301,沿用之前的gh23机炮。”
空军立刻有人说“诶,这是为什么啊。gh-23机炮是大鹅的二代机炮。h-301机炮是三代机机炮,各种性能指标明明远高于gh-23,而且指标也比欧美机炮更好。不然也不会广泛用在大鹅的许多战机上。”
就连研发的人也说“对啊,为什么啊。gh-23机炮虽然是双管,但是口径只有23毫米。gh-301口径30,单管,但是射速高达1800发每分,当今世界最强。我们拿到就测试了一下。它的炮弹初速860米每秒,炮口动能1479j****,而且最夸张的是,它是三代机机炮中最轻,只有50公斤,机炮精确度也不错,立靶散布不到两个密位。”
这一下两边都是一致对外,同仇敌忾了。
程时“你们测了gh-301的后坐力吗?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初始动能这么大的武器,反作用力也会很大。”
研发部门“测了。8吨左右。”
程时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