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又拦住他:“还是让别人多试几次吧。”
程时:“嗨,不用那么担心,大不了跳车。我连行驶中的火车都敢上下,这点速度算什么。”
张国华只能松手,李志刚劈手抢了,说:“我来开,你坐旁边。”
程时:“我又不是小孩子......”
李志刚坚持:“我来开。两个人比一个人保险。”
他至少还能控制速度,总觉得程时一上去就会油门轰到底在试车道上表演极限漂移。
打火的时候,车抖得还是有点厉害。
李志刚说:“虽然比之前我开过的很多国产车都好,但是转向灵活性也不够高。方向盘自由转动量和转向力都太大。”
就是说,还是容易失控。
上坡,换挡的时候,车还是有点抖,
他又试了试。
程时:“不是你的驾驶技术有问题。”
那就只有可能是汽车本身的缺陷了。
比如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因为是新车,所以基本排除了发动机内部积碳、离合器压盘与盘片老化磨损和变速器内部齿轮或同步器磨损、损坏的问题。
他们下来的时候,张国华问:“怎么样。”
李志刚:“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要优化一下。不过,也可能是新车磨合期。”
程时说:“性能比之前的都要好。不过我建议还是去海城或者沈州的汽车厂学一下abs系统。”
“最好能建立一个台车实验室,各类模拟实验。比如碰撞,验证安全带的安全可靠性,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可靠性等等。”
张国华:“我也想过这样,但是条件有限,只能一样一样来。”
程时想了想说:“你有没有考虑过跟国外车企合作。这样靠手工敲敲打打的,难以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我们要借力打力。”
生产线想靠他一个人搭起来,不是不可能,而是太费时间。
他没有那个精力。
张国华沉默了一下,说:“这是个大事,我要跟主管部门打报告,看看怎么说。毕竟国内已经有好几个合资车企了。而且之前我也动过这个心思,试探上面的口风,上面都不表态。”
程时说:“他们引进漂亮国,德意志和霓虹的车,你就引进法兰西或者英吉利的车企,填补空白。之前你去申请不行,是因为向东市的营商环境不一样,现在都有几个合资企业落户,外企也会更放心到向东市来投资一些。”
张国华说:“好。我去试试。”
张国华递给李志刚一个信封。这是按照规矩给试驾的辛苦费。
李志刚:“不用,我什么也没有做。”
张国华:“这是规矩。不能因为你坏了规矩。”
李志刚只能接了。
从汽车厂出来的时候,李志刚对程时说:“你不用特地介绍活给我。”
因为程时身边的人都找李志刚修车。
李志刚之前的生意只能算凑合,现在向东市的高档车都只找他修,硬生生做成了垄断生意。
程时:“没有特地介绍给你。是你的技术够硬,为人实诚。回头客才多。有钱人又不傻。”
李志刚:“我知道。他们觉得我技术够硬,也是因为有你做后盾。你没欠我什么,真的不用这么帮我。你这样,我会更加无地自容。”
程时:“我们虽然没做成亲戚,并不代表不能成朋友。再说了,以后说不定,我也有事要你帮忙。”
李志刚觉得程时只是在安慰他,毕竟以程时现在的身份地位和财力。他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能帮程时的。
-----
张自强乔迁和婚礼双喜临门。
程时送了他一屋子电器,加起来好几千。
于大东送他们一屋子家具。
都很够意思了。
程时当作她娘家人给她在“时运机电”里面摆了几桌。
纺织厂的胡桂芳送了他们两套床上用品。
一般床上用品是娘家人送。
这让罗红绫很感动。
张自强和罗红绫给于大东和程时两个媒人包了个大红包。
张自强那边则去汽车厂摆了几桌,算是两边都照顾到了。
服装厂在做羽绒服受挫之后,始终是不甘心。
服装厂的厂长高跃进又来请教程时。
程时知道也不可能不管他们,不然又要多一批下岗职工,只能提示他:“这两年牛仔裤牛仔衣很流行,乡镇的时尚传导得慢一点,而且消费水平也没有那么高,买不起很贵的牛仔裤,你们可以针对他们研发产品。”
其实本来牛仔裤就因为耐磨耐脏,所以漂亮国的农场,牧场,淘金矿工穿得多。后来因为几部大卖的漂亮国电影,便迅速成为了都市时尚,演变成喇叭裤或者紧身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