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 > 第340章 高大人的计划

第340章 高大人的计划(1/2)

    老铁庄里真的没兵器了吗?

    那当然不是!

    其实老铁庄的仓库里,打好的兵器堆得满满当当。

    可这段庄主呢,故意骗了那两个土匪头子。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只有这么干。

    才能从这些土匪那儿多捞点钱。

    而且他还故意把交货时间拖了十天。

    那两个土匪头子急着要买武器。

    只能被老铁庄拿捏着。

    生意是谈成了,可这俩土匪头子也没打算走。

    他们对段庄主一抱拳说。

    “那这几天,我们就在庄上打扰了。”

    “庄主不会不欢迎我们吧。”

    段家父子当然不想让这俩土匪头子待在庄子里。

    不过人家爽快地给了定金,要在这儿盯着收货也算合理,段家也不好说啥。

    现在段兴心里有点后悔,早知道他们要赖着,还不如直接给货打发走好。

    毕竟土匪住在自家庄上,容易出乱子。

    可现在已经晚了。

    段家父子只能叫庄客过来,给俩土匪头子安排住处。

    还叮嘱他们在庄里安分点。

    俩土匪头子都先交了一半定金。

    两个人加起来,就是一千两。

    段家父子拿到银票,脸上也笑开了花。

    加上自家账上的一千两。

    蔡同知要的两千两银子,这不就凑齐了吗。

    明天就把银子送去,赶紧把这档子事儿了结。

    只是段家父子不知道,在不远处。

    一个年轻庄客,把土匪头子和段家父子的事儿全看在眼里。

    然后悄悄压低斗笠,偷偷溜出了庄子。

    这段家父子的事儿就先不提了。

    咱们再把目光转回延庆府城。

    在大晋,特别是靠近北境的州府,通常都实行文武双府制,分别设有州府衙和督军府。

    州府衙的知府管民事,像司法、税收、徭役这些都归他管。

    督军府的将军管军事,全州的兵马、兵户动员、剿匪抓贼都是他的事儿。

    要是打起仗来,他还能当统帅。

    延庆这位督军将军,就是跟许平安交好的夏侯锐。

    而延庆知府叫高长山,是建兴七年的进士。

    因为文武分属不同体系,许平安跟这位高知府基本没啥来往,不太熟。

    不过听说高大人平时勤勤恳恳,劝农种桑、修水利,算是个好官。

    可今天在府衙里,高大人却愁眉紧锁,像是遇到了难事。

    桌上放着刚送来的拜帖——

    递帖子的人在北境那真是赫赫有名,

    正是朝廷刚封的赤水河功臣,丰林县伯许平安。

    高知府跟这位县伯没交情。

    要只是普通拜帖,应付下也就过去了。

    可随帖还附了封亲笔信。

    高知府拆开一看,愣住了。

    信上说,老铁庄段氏父子诬陷他妻妾偷秘方,

    人还被府衙差役押进了州府大牢。

    这位伯爷要亲自过问案子,讨个公道。

    看完信,高知府脑袋都大了。

    民间案子他向来交给同知、通判处理,

    哪想到这两人捅了天大的篓子,竟把县伯的妾室关进了大牢!

    高知府当然不想得罪这位新晋勋贵,

    可人家的妻妾确实被自己手下抓了,我肯定得给这位伯爷一个交代才行。

    人都被抓进大牢了。

    按大晋律法,这案子肯定有人告发,卷宗也立好了。

    所以我高知府直接放人,实在说不过去。

    这案子怎么处理,真让我挺头疼的。

    高知府让衙门差役把整个案子的卷宗都送到公堂上。

    他打算先亲自过一遍,弄清楚案情再说。

    没过多久卷宗全送来了。

    高大人接过卷宗,大概翻了翻。

    看完卷宗,高知府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案子简直漏洞百出,抓人的过程也特别草率。

    都不用细审,高长山就敢断定,老铁山那段家肯定是在诬告。

    明摆着想霸占许氏的身契和家产。

    高知府对同治和通判的为人也心里有数,准是这两个家伙收了老铁庄的好处。

    要帮着段家抢许氏的身契和产业。

    气得知府大人差点拍桌子骂人。

    更让高知府火大的是,同知和通判居然没提前查清楚。

    这许氏已经改嫁,现在是丰林伯的妾室了。

    你们敢动县伯的妾室,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现在人家县伯找上门来了。

    这到底该怎么处理啊。

    知府高长山合上卷宗,揉着太阳穴,只觉得头痛欲裂,心里堵得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