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头发在里面被剃光了,刚出来没多久,头顶就长出薄薄一层黑发茬。
虽说才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但他眼神里满是沧桑,藏着说不完的故事,跟这个岁数一点都不搭。
监狱门口的几个人见状赶紧迎上来,嘴里喊着:“旭哥!旭哥!”一个小弟快步上前,把旭哥手里的包接了过去。
小旭几步走到一个中年男人跟前,喊了声:“二叔。”
“哎,走吧,咱先回家,衣服啥的都在车里呢!一会换上!!。”
二叔拍了拍他的胳膊,声音里带着点心疼。
杨东旭“啪”地往车顶上一上,他这人说话向来简短,平时话不多,但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狠劲儿。
上车换了身衣服,老话咋说的?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还真没说错,这衣服一换立马跟换了个人似的。
单排扣的小西服,俩袖子撸到手腕子,深色衬衫领口敞着,他抬手摸了摸脖子上挂着的玉坠,瞅着二叔问道:“二叔,我让你打听的事儿,有信儿了没?”
他二叔杨宗德瞅着他叹口气:“旭啊,这事儿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尤其你俩当年,那是过命的兄弟,比亲兄弟还亲,要不……就算了吧?”
杨东旭眼睛一眯,声音瞬间冷了下来:“你说啥?”
二叔被他这眼神瞅得心里一哆嗦,赶紧解释:“我是说……!!
这事儿搁别人身上,换谁都能过去,可唯独他曾大伟不行?”
杨东旭猛地一呲牙:“我爸当年咋没的,你忘了?”
“二叔,你别劝了,听着没?”杨东旭咬着牙,“你也知道我啥脾气!他曾大伟,应该出来了吧?”
二叔一看瞒不住,只能实话实说:“出来了,好像也有三四年了。”
“行,没死就行。”杨东旭嘴角撇出个冷笑,“咱找他去。”
“找是能找着,”二叔面露难色,“但关键曾大伟现在在冰城,跟了个大哥,是冰城的焦元南。在冰城,焦元南就是流氓头子,绝对是嘎嘎牛逼的手子。你找曾大伟办这事儿,听二叔一句劝,要不先往后放放…?”
“我不管他跟谁!”杨东旭猛地一拍大腿,“我杨东旭要他死,谁他妈也保不住!对了二叔,张老四那逼出来后,没找咱家麻烦吧?”
“小旭,你记着,这几年张老四可起来了,”二叔皱着眉说,“现在手底下兄弟不少,而且南岔那一片的煤矿,得有一半都在他手里掐着。现在人家是人强马壮,混得相当牛逼了。”
“啥?他还能撅起来?”杨东旭眼神更冷了,“别急,等着,我指定找他。欠我的,我他妈都得拿回来!等我把曾大伟的事儿办了,再收拾这个张老四。还人强马壮?他算个鸡巴!”
咱这儿得说清楚,这小旭原名叫杨东旭,家在冰城三棵树。刚才跟他说话的二叔,叫杨宗德,他爹叫杨宗国。
杨宗国这名字,听过曾大伟以前事儿的兄弟,估计都耳熟。
这杨宗国也是冰城的老流氓,当年曾大伟就是投奔他混的,算是曾大伟的师傅。
杨东旭比曾大伟大一岁,当年俩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比亲兄弟还亲。
有老哥就得问了,这杨东旭刚出来咋就跟抽风似的,非要找曾大伟玩命呢?
这里头的恩怨,咱得慢慢说——万事皆有因果。
当年曾大伟投奔到杨宗国门下,后来到底出了啥事儿,才让这对生死兄弟反目成仇?这就得从当年的事儿说起了……
杨宗国在文革那时候,就在三棵树这一带,那是相当有名气的社会人。
但咱说那年代,你光靠混社会根本不行,纯属白扯,得饿死,挣不着钱啊。
不像后来九十年代,炮子出来能替人看场子、收管理费,或者出去摆事要账。
可七八十年代哪有这活?你混流氓,没正经工作,不饿死才怪。
所以那时候正经混社会的,只要不是一边上班一边混的,都得带点“副业”。
啥叫副业?就是上厂子里头搬点东西,说白了就是盗窃;再不就去市场掏个兜、抠个皮子——要不这帮流氓子咋活呢?
杨宗国收了不少徒弟,其中不老少都是孤儿。
这帮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杨宗国心眼还算好使,就都留到身边了。
当然了,收你们当小弟、当徒弟,那你们得出去干活,谁也不能养闲人。
老话讲,地主家都没有余粮啦,何况他呢?
不过这伙人里,有俩不出去偷兜的,一个是杨宗国的儿子杨东旭,另一个就是曾大伟。
俩人脾气、年龄都相仿,属于那种一言不合就敢掰刀干架的性子,所以好得跟亲哥俩一模一样。
杨宗国这人,特别稀罕曾大伟,稀罕到啥程度?拿曾大伟当亲儿子待,有时候比对杨东旭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