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面春风。
“哟呵!......桂香,下山哒!”
“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难道家里有什么喜事哈!”
“正阳在道观里没得什么事吧!”
“李哥,他么得事安全得很。”
“你先过。”
“那行,我先上山哒!”
“你慢点忙............。”
她下山的速度变得越来越缓慢,一是心情极好有意的放慢脚步,二是她要一路谦让上山的村民让其先行通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顺便聊上几句。
自是路途缓慢。
至于她为什么要谦让,究其原因还是山道狭窄,稍微险一点的地方仅够一人半通过。
她不得不在略微宽一点的地方停下脚步。
冯桂香在要快到山脚的时候也刚好碰到了罗建国,自然免不了寒暄几句家里长家里短。
她还不忘诚邀其一定要去家里吃饭。
她觉得上次招呼的有些不周到。
她想要好好招待一下罗建国。
罗建国虽说被罗建军父子俩在大集上邀请过一次,但再次被冯桂香邀请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他满脸笑容的痛快答应。
语气爽朗。
他早就想再次回常龙村做客。
他早就计划过等自己忙完这阵子,再把手头上的事情好好捋一捋,该交李文轩办的事情就交给李文轩办,该移交给其他人的也如数移交。
他自己只需要抓住重点就行。
他也乐得轻松。
何乐而不为。
这才是一个镇长(十里侯)的正确工作方式,要不然自己什么都管,什么都抓岂不是太劳心劳神。
他还不得累死。
罗建国可不想当累死的“诸葛丞相”。
他还是比较喜欢部队里的工作方式。
令行禁止。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至于被逮到市里的候老三那几个泼皮,自己只要在等上一段时间,自然会达到该有的效果与威慑力,要不然也没有摩托车被连夜送回的这件趣事。
其它的不足为虑。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的目的全然达成,剩下就是该梳理一下细枝末节,该地提拔的提拔,该退休的退休。
论功行赏。
罗建国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要转移到实际工作中,履行符合当前镇长该干的本职工作。
经济发展。
这也是他升官的主要考核标准。
他上山的途中也不可避免的神游天外。
思虑公事。
“不知道花亭路地基的事情李文轩调查的怎样了?”
“回头得再问问他。”
“我得赶紧启动花溪镇的经济发展计划,要不然错过了这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
他现在急需功劳上位。
如果不是他的老领导一直在市里面压下组织部的调任计划,花溪镇的镇长职位在老镇长退休后早就被人立马接任过去。
岂会一直悬而未决。
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个坑是老领导专门给他留的。
他只要在工作上做的稍微出彩一点,自然会顺其自然的接任镇长职位,至于启动经济发展计划的资金他也一点不愁。
关系硬的很。
关键还是花溪镇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
值得花钱投资。
工业?
他想都懒得想。
花溪镇地处东大内陆,位置偏僻且丘陵密布,没有交通优势、信息优势、港口外贸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
典型的三无内陆城镇。
就算有投资商想要投资本地,也看不到任何利润点让他能挣钱,更何况还会被更高的市级开发区截胡。
商人逐利。
花溪镇以前倒是开过一个规模还可以的造纸厂,不过因为往年经营不善及污染严重,随后被上级发现后直接强制关停。
小打小闹的手工作坊倒是有一些。
破落的砖瓦厂、木板厂、竹板厂、筷子厂...........违法的炮竹厂。
全部都是家庭作坊般大小,不要说形成经济合力转变为有效的规模效应,就连税收也收不上来几个钱。
自然不在罗建国的考虑中。
至于农业?
丘陵地带完全没有发展大规模农业的地形条件,而且就算强行发展乡民也不太愿意。
生怕自己再次重新回到集体时代。
饥荒。
其实饥荒完全不只是因为集体时代的原因,更多的还是由天灾、粮种和外部原因累加起来才造成惨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