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抗日:民国大医生 > 第269章 改变

第269章 改变(1/2)

    虽然陈知文是真心的,但是这母亲不敢去赌。

    在看到陈知文站在那里,脸上有些不愉快之后。

    这个母亲更加慌张了。

    张子墨看见了这几个母亲眼中的泪水,有些不忍心。

    “中村先生,我们还是赶快离开吧,要不然这个母亲会更加的慌张。”

    陈知文打算就此离开,当他只不过走了几步之后,听到了身后孩子母亲的尖叫。

    陈知文回头一看,发现那个孩子现在已经躺在地上,开始翻白眼了。

    “儿子你怎么了?”

    孩子的母亲也发现了异常,在那使劲的拍打她儿子的后背。

    但是这个孩子还是软绵绵的瘫倒在地上。

    陈知文知道这孩子一定是突发什么意外了,于是来到旁边,检查了一下孩子的身体。

    他将孩子抱起来,发现这个孩子轻飘飘的,没有一点重量。

    “孩子几岁了?”

    陈知文一边将孩子抱起来,一边询问他的母亲。

    “十岁了。”

    十岁的孩子,体重还没有之前那个四岁多的小孩重。

    陈知文将孩子带到了医院,发现这个孩子应该就是因为营养不良昏迷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异常。

    但是在确定他是营养不良之后,陈知文也是一筹莫展。

    病他能治,但是营养不良他搞定不了。

    但是陈知文还是让这个孩子在医院住下。

    在陈知文看来,要是继续这样营养不良下去,这个孩子很可能会被直接饿死。

    于是他就用做实验的名义将孩子安排了住院,并且还制定了一日三餐给他。

    陈知文对外宣布这几天要在北平做一个研究,实际上他就是在找机会让这些孩子多吃点好东西。

    他打算多招募几个有同样遭遇的孩子。

    说是做实验,搞研究,实际上他只是想给这些孩子寻求一条活路。

    只是也要看这个孩子能不能把握住这条活路。

    陈知文现在就在和谐医院办公,作为北平最好的医院,也只有这里能支持他去做手术。

    东乡涛在得知陈知文还要在北平待几天之后,先是松了口气,但是之后又感觉脑袋疼。

    松口气是因为自己的孩子现在还在医院里,要是有什么问题他能直接去找陈知文。

    感觉头疼是因为陈知文现在在医院里一直在折腾。

    陈知文在北平城内传话说要办一个培训班。

    当北平城内的医生得知大名鼎鼎的中村要在这里举办一个培训班之后,大家都兴奋起来。

    只要在医学界里混的,都知道现在新出现的中村派。

    一般的派系是按照学校进行划分的,但是现在的中村派明显已经超越了学校。

    一开始的中村派就是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下面的一个派系,但是很明显在陈知文来者不拒的思想下,其他医学院毕业的医生也纷纷加入进来。

    中村派的医生凭借自己的手术理念,在日军的军医体系中是异常吃香的。

    华北地区的军医同样也想加入中村派,不过他们之前一直都没有得到机会。

    现在遇到这个机会,自然是不愿意放弃的。

    现在北平有手术能力的医生不超过一百个,陈知文收到的简历已经超过八十份。

    这么多的医生愿意加入,陈知文就打算尽快开展培训。

    他在培训班主要讲的就是肠道手术,主要是因为在现在的北平中,肠梗阻肯定是最常见的疾病。

    张子墨没有去怎么给大家看病,但是他接触的肠梗阻病人就已经超过了一千例,这就意味着全北平患有肠梗阻的病人数量一定是更加惊人的。

    陈知文只要能让这个肠梗阻被解决掉,至少能拯救好几万的人。

    但是陈知文明白,这是一件治标不治本的事情。

    只要共和面还在,那肠梗阻就不会消失。

    可是想要让共和面消失在陈知文看来绝对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共和面的原因在于日军对日占区的搜刮。

    为了尽可能的收集粮食,他们不得已采用这样的方式。

    再经过那些汉奸的帮忙,共和面也就成了现在这个不堪的样子。

    陈知文认为还是要让这些百姓多一条活路的。

    于是他向东乡涛提出了一个建议。

    “东乡将军,不知道我是否能向您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陈知文去找了东乡涛,而且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东乡涛很爽快的说道“中村君,您有什么想要说的尽管去说,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可以去做。”

    陈知文也就不客气的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东乡将军,您也应该知道,我最近想要去成立一个关于肠梗阻的医学培训班,希望能让北平的医生都掌握这个技术。”

    “但是经过我最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