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抗日:民国大医生 > 第141章 鲜花终会盛开

第141章 鲜花终会盛开(1/2)

    南希这次出来是接受一批药品的,安全区这段时间流感非常严重,她请美国大使馆帮忙采购了一批药品送进来。

    这些药实际上就是南希借助美国大使馆从自己丈夫陈知文的公司搞进来的。

    现在她要去接受药物。

    林向东带着老兵偷偷跟在南希身后,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林向东跑上前叫住了南希。

    林向东没有认出来南希,南希同样也没有认出来林向东。

    当她得知眼前这个黑乎乎的男人是林向东的时候,她简直不敢相信。

    在她的印象中,林向东一直都是翩翩公子的形象。

    作为出身大家族的林向东,他不管在哪里都是文质彬彬的,有一种贵公子的气质。

    但是现在的林向东因为东躲西藏,现在已经看不出来贵公子的气质,反而像一个乞丐。

    当得知林向东想和身旁的老兵一起进入安全区之后,她当即决定将林向东送到安全区里。

    在战争中遇到朋友,这是一种别样的惊喜。

    南希将林向东还有这个老兵藏到货物中,有惊无险地进入了安全区。

    当林向东真正进入安全区之后,他的内心只剩下震撼。

    安全区的面积不大,总面积只有两平方公里。

    但是所到之处都是难民。

    老弱病残被安排到房子里,那些还比较精壮的就只能在外面搭帐篷。

    就算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在露天,还有老师在教小孩子识字。

    老师身边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虽然人很多,但是大家都异常安静。

    他能听见的只有孩子稚嫩的读书声。

    林向东有些恍惚,有些难过。

    终究是他们这些军人没有完成任务。

    来到安全区,林向东就算是安全了,他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安全区成为一名医生。

    在这里,他了解了更多的细节。

    这位高高瘦瘦的师母所做的事情,他自认为是完成不了的。

    同时他还发现一个小细节,安全区很大,生病的人很多,但是却从来不缺药物。

    看着这些药物,还有那些医疗器械上熟悉的标志,他明白这里面肯定是有自己老师的帮助。

    在看不见的地方,陈知文陷入了贫穷。

    他之所以会成为陆军医院的院长,不是因为他想要升官,而是因为他将自己的诊所给关掉了。

    是的,安全区的这些药物都是陈知文自掏腰包的。

    但是正是因为陈知文的帮助,现在安全区内才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传染病。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死亡。

    但是这一切只有南希知道。

    那是一个早晨,天气寒冷,流感在安全区的难民中传播,临时医院里很快就人满为患。

    南希心里非常着急,但是面对蔓延的疾病,她也无可奈何。

    在向陈知文求助之后,陈知文制定了方案,那就是把单独区域隔离开来。

    隔离开来之后,流感没有再蔓延,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患者的救助工作。

    这是一万多人,一万多个患者。

    陈知文在上海绞尽脑汁,最终决定还是要用中医的方子,于是他采购了大量的药材送到安全区。

    但是这是一万多人的计量,而且还是好多天的计量。

    陈知文自掏腰包出了药材钱。

    但是这笔药材钱一下子就把自己多少年的收入给榨干了。

    陈知文现在甚至将自己之前在美国买入的股票给卖掉,要知道现在这个股票的价格还是在上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卖掉,在人家看来属实是脑子有病。

    但是陈知文是有苦说不出。

    自己的钱还可以再赚,只要自己还是个医生,自己就能赚钱,但是这些难民的生命可就这一条。

    而且这些生病的还多是孩子。

    在考虑到这些情况之后,陈知文最终是咬咬牙,倾家荡产给安全区提供了一批药物。

    不过,他没有让别人知道,只有南希知道陈知文现在是个表面光鲜亮丽的穷光蛋。

    困难的日子结束了。

    鬼子大部队撤出了南京,他们还要继续前进。

    现在的南京城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日本政府终究还是意识到,一个正常运转的南京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时间仅仅过去两个月。

    但是这两个月的时间在南希看来甚至比一年的时间还长。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不光维持安全区的秩序同时还在悄悄地收集日军残暴行为的证据。

    这是两个月,但是南希写了三本日记,加起来有二十多万字。

    安全区空了,在安全区放开之前,在安全区的所有难民都给南希跪下。

    这个场景被林向东用相机及时记录下来。

    照片中,一个孩子代表所有难民给南希送上一束鲜花还有一个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