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汉吏 > 第34章 王荀夜话

第34章 王荀夜话(2/3)

    荀绲的话,他无法拒绝,毕竟其是整个荀氏的家长。但自那之后,荀攸还是积极的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诸如先是在市井里巷中了解关于王苍的风闻,又与王苍身边的亲近之人闲聊,以此来了解王苍的为人,最后则是日常间观察王苍的品行,看看他做人做事的态度。

    包括之前在钧台时,钟繇开口就是总角辩奸的荀家子,他的洞察力,自小便已闻名郡中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荀攸对王苍的了解,可谓是入木三分。虽说今夜在那院外,还看到了王苍隐藏的暗面,但这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事情,荀攸不准备问。

    随手吃了几颗枣脯,又啃了一枚柿饼,荀攸才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说道。

    “君侯阴养死士,招徕亡命,又折节下士,不惜以自降身价的做法来延揽我颍川士人。”

    “又闻君侯义从言,在云中时,君侯还购得一处坞堡。地处边地,有处坞堡也算正常。可君侯恩养彼辈戍卒亲眷,赡养其全家老幼,可是要收其心,欲得彼辈用命乎?”

    “加之君侯麾下这数百义从,名为义从,实为私兵!”

    “观其兵甲箭矛齐备,人人如狼似虎,操练亦是极其严苛!攸还听闻,君侯还存有不少马甲!”

    “此等兵战利器,如用在攻城上,可能无甚作用。但用在追亡逐北、野战取首之上,实乃一等一的决胜之宝。”

    “至于那处坞堡,虽然名字奇怪,叫什么武川镇?但君侯大兴土木,所图定然不小。”

    “连日以来,攸心中疑惑日渐加重,此时酒后正当问之。”

    “敢问君侯,可是要效仿莽贼时,割据陇西的隗嚣故事,日后割据河南地,做一河南王是邪?”

    “咚!”

    一声重物掉落在地的声音从王苍身下发出,只见一枚甜蔗从王苍手中掉落在地,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响。

    在明亮的烛光照耀下,荀攸的面容一半在明,一半在暗,声音也仿佛重锤般击打在王苍心中,将其骇得勃然变色!

    大滴大滴的汗水从王苍额头渗出,此刻他的心中不是惊讶,而是惊恐!

    荀攸的话,可谓是将他的底牌一一掀开,赤裸裸的展露在二人面前!

    脸上尴尬,口中强笑道:“公达醉了!”

    “吾乃朝中亲封的列侯,怎会有此等大逆不道的想法邪?加之在颍阴时,吾还在你族父荀彧和荀氏家长面前述说过志向。”

    “吾平生心愿...匡社稷于倒悬,拯黎庶于水火,还天下...”

    但话没说完,荀攸便粗暴的将其打断,面色沉静的问道:“君侯当真无此等想法?”

    “当真!”

    “当真?”

    “当...真...”

    见王苍咬牙坚持,荀攸也是反复再问,见其最后的回答,荀攸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但很快,王苍接下来的话,让荀攸眼前一亮。

    “呼~”

    “公达,你可知此时天下即将大乱?”

    天下大乱?

    “君侯何出此言?”

    王苍缓了缓,心道:既然自己的图谋已被荀攸知晓,加之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被他看在眼中,此时不将荀攸绑死在自己的战车上,那便只能除之而后快了,王苍当即对着他说出自己对未来的猜想。

    “公达可知,当今的天象为何频频发出示警?”

    荀攸一愣,心道:难道君侯也懂天人感应之说?

    随手往口里塞了枚枣脯,回道:“攸不知。”

    王苍虽然不明白几年后会发生的细节,但整体脉络还是知道的。他知道,未来的几十年间,气候无常,天公不作美。

    但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那场打开汉末三国镇妖塔的动乱--黄巾之乱!

    是以敛容正色道:“吾在云中,曾见一妖道,其自称是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的弟子。”

    “太平道?”

    “正是这太平道!”

    “君侯认为天象有异,根源出自太平道?”

    见荀攸如此上道,王苍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这群妖贼。”

    而荀攸好像也知道些内幕,当即说道:“君侯,昔日攸从长辈口中得知,熹平六年(177年)时,司徒杨公(杨赐)曾上疏,言太平道人张角利用巫术来蒙骗愚民。闻举家奔赴冀州者,不下于十万之众,是以道路阻塞,官道两旁死者不绝于道。”

    “杨公闻之,请求天子悬赏张角等主事者与渠帅的首级,再以封侯之位诱之,此贼便不足为虑耳,可惜天子不能用杨公之言。”

    “但彼辈妖道,自有朝中镇压,与君侯同攸相谈之事,似乎关系不大。”

    王苍见荀攸的思绪又转了回来,发现哄骗不到他,只能用大笑几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伸手又取了一枚切好的甜蔗,放在口中咀嚼一阵,吐出渣滓,才接着说道。

    “吾正是如杨公所言,知晓彼辈祸乱州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