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传来新皇登基的消息,新皇是已驾崩旧皇的同父异母之弟,改年号宏光,史称宏光帝。
同时下达的还有圈禁襄阳王李治的圣旨,李同接旨后如坐针毡,他上报的奏章还未到京城,京城的圣旨就到了襄阳……
说起宏光与李治的仇恨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当初李治皇兄突然驾崩,未立新皇朝中混乱,夺嫡之战一触即发。
宏光的母亲又在此时被毒死于宫中,宏光的皇兄与皇叔李治嫌疑最大,就这样最大嫌疑落到了李治身上。
宏光的皇兄继位之后没有杀掉李治,只是把他安排到襄阳不得进京。
宏光不同,死的是他亲娘怎能轻易揭过?继位便要清算旧账。
然而李治也非无能之辈,京城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耳中,提前筹划逃过一劫。
三日后,传旨官再临襄阳,李同因监管不力让李治逃走,夺职罢官在家听参,新任知府三日后上任。
襄阳四方震动,府衙人人自危。
三日后新知府赵无极上任,第一道命令下给了襄阳县县尉孙立,令其半月内查到李治下落,逾期严办。
王凡得到消息后便知赵钱孙三家联盟贼心不死,又要作妖蛾子了。便来到一处宽敞的院落,把赵无极的举动告知了董王妃。
董妃心中震怒,问明赵无极和三家情况,心中狠狠的记了一笔,并询问王凡有何对策。
王凡道:“孙立是我们在襄阳县府中最得力的耳目,如被拿下我们将变成聋子、瞎子,所以应该适当透露消息给赵无极。
这样既可以吸引朝廷的注意力,又可以保住孙立,王爷那边可以故布疑阵,以此摆脱追踪。”
于是两人仔细的研究起来,不知不觉到了午时,两人便同饮同食,下午继续谋划。
未时刚过,门房来报知府赵无极来访。王凡与董王妃对视片刻,王凡道:“找一个平时极少露面的贵人做好准备。”
董王妃秒懂,对王凡道:“此事交于我便好,一切皆以伯爵为主,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此事”
董王妃眼神深邃的看着王凡,王凡则给了董王妃一个安心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