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311章 胡佛总统英明!

第311章 胡佛总统英明!(1/3)

    “那群洋基佬杂种偷袭了我们!”

    紧急内阁会议一开场,阿登纳便怒不可遏地抛出了这句话。

    “那帮整天打着‘门罗主义’,说只管美洲事务的家伙,竟然爬到了中东,想染指我们的石油?这简直无法容忍!”

    “没错,这不仅是对我们德国利益的侵犯,更是对德意志帝国影响力的公然挑衅!”

    “绝不能就这么算了!这次必须好好教训一下那狂妄的美国人,让他们长长记性!”

    其他部长们的反应与阿登纳如出一辙,愤怒、敌意毫不掩饰。

    早年大战中威尔逊的丑态已经让他们对美国产生了深刻厌恶,而这个时代的欧洲人普遍就不怎么看得起美国这个历史不过两百年的“根基浅薄之国”。

    说白了,在他们眼中,美国不过是个新大陆来的暴发户,钱多没素养的土老帽。

    可如今这暴发户不仅欺负了自家孩子,居然还胆敢趁家里没人来翻箱倒柜?

    要是还能忍,那就不是德国人了。

    “问题是——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能和美国撕破脸。”

    这也是汉斯头痛欲裂、紧紧抱着脑袋的原因。

    与法国交手?那不算什么。

    苏联虽然难缠,但还在能应对的范围内。

    至于意大利......那不值一提,根本不必多说。

    可即便是这些国家中最强的德国,也不敢轻言与美国对抗。

    军事上他们或许胜出,但在资源和人口这类“开挂地图”式的底蕴面前,美国的工业和经济实力足以让德国都得暂避锋芒。

    单论经济,就算加上大英帝国,也敌不过美国一国。

    更别说把整个欧洲一块拉上都还是比不过。

    况且这种美欧之间的差距,早在二十年前的1900年左右就已初露端倪。

    所以,说“天赐之国”并非浪得虚名,实在让人不得不服。

    正因如此,汉斯才一直致力于与美国维持良好关系......可现在,事情却发展成了这副模样。

    “该死的家伙,就不能好好待在自己的地盘,非要来蹭我们的饭桌......”

    一回想起这事是从威尔逊那里开始的,汉斯便感觉这就像是“威尔逊的亡灵”在扯后腿一样——虽说那老东西还没死,但情况就是这么讽刺。

    “副总理,立即召见美国大使。”

    “总理阁下。”

    “我要亲自向美国政府抗议!他们未免也太小瞧我们德意志帝国了!那帮像老鼠一样躲在别人花园里乱动手脚的洋基,必须给他们一个深刻教训!”

    “说得对,说得对!”

    “总理阁下,我完全理解您的心情,我也因这次事件对美国感到极度失望。”

    本来德国在中东的石油权益,是他一手促成的成果。

    结果现在,美国人不仅想不劳而获,还暗地里扶持起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源头,沙特王族。

    就算汉斯自认为自己是个再和气不过的人,这种事也忍无可忍。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此刻更要保持头脑冷静、理智判断。”

    既然事关帝国利益,那就必须克制情绪。

    作为帝国外交的主事人,他必须首先保持冷静。

    “如果我们让情绪主导局势发展,导致与美国的关系彻底破裂,那只会让我们的敌人得利,对我们自己毫无好处。”

    “您的意思是......副总理阁下想就此揭过?”

    “不是这个意思,鲁登道夫阁下。我是说,至少我们应该先尝试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

    退一步说,哪怕事情闹大,只要他们与美国之间隔着浩瀚的大西洋,也不会真的走到兵戎相见那一步。

    但外交战、经济战另当别论,即使赢了,也未必落得什么好处。

    “唉,虽然令人恼火,但说到底,我们就算跟美国扯破脸,也捞不到好处。”

    “是啊,所以我会先去和美国大使谈谈。要求他们立刻退出阿拉伯,收手。”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这是唯一既能维护尊严,又不会破坏美德关系的最优解。

    而这次事件中受害的奥斯曼帝国,应该也更希望如此。

    毕竟,他们也不愿在阿拉伯半岛上和美国直接撕破脸。

    “但美国真会听我们的警告吗?”

    要是他们不听,那他也没法子了。

    只能如阿登纳所愿,不择手段地教教这些不识抬举的洋基佬该怎么做人。

    “得防个万一,还是先把后手准备好。”

    唉......某人感觉已经能听见麻烦接踵而至的声音了。

    只希望这声音别成真,在事情彻底失控前结束一切吧。

    ......

    “霍顿大使,我就开门见山地问一句,我们德国是不是哪里得罪美国了?”

    “诶?您突然这样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