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97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会议

第297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会议(2/3)


    “若继续放任他们,迟早会在巴黎重现罗马进军的景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我们又不能像前年去世的克列孟梭那样,立刻出手镇压不是吗,中将阁下。”

    眼下,这些所谓的爱国同盟并没有触犯法国的法律。

    他们只是打着法国公民权利的旗号,在公开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问题在于,那些主张恰恰是政府最忌惮、最无法忽视的部分。

    “再者,贸然动手,恐怕只会让他们的声势更为高涨。”

    “可如果什么都不做,民众对政府、对共和国的信任只会更加流失。”

    “唉,我也清楚。所以我才会如此苦恼。”

    自大战时期起便身经百战的莱格,再次疲惫地叹息一声,目光转向一旁。

    “阁下,您怎么看?”

    “......”

    面对莱格的提问,那位一直默默凝视着爱丽舍宫窗外的中年男子缓缓转过头来。

    但他并未回答,只是又把目光投向窗外。

    “阁下......?”

    “听说大战那年,从这扇窗子飞进来一只黑猩猩。”

    “您......说什么?”

    莱格满脸困惑地反问,那男子终于张口了。

    可接下来的话却完全不合时宜,和满室沉重的氛围格格不入。

    “我一直对那只勇敢的小家伙怀有敬意。它挣脱桎梏,追寻自由,竟一路穿越战火,抵达连德军都未曾踏足的法兰西心脏。这种精神,比起我们这些早已忘记何为‘不断前行的革命意志’的人,难道不更值得尊敬吗?”

    “???”

    众人全都陷入“这都什么鬼话?”的沉默,无法理解这番言语的意义。

    而就在这时,那位男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温和共和派的领军人物保罗·德夏内尔(Paul Eugène Louis Desel),微笑着开口道:

    “让我们向黑猩猩的勇气致敬吧,朋友们。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应带着勇气,向它那份无畏挑战的精神看齐。”

    他手中拿着的,正是刚刚从法国驻德大使馆送达的最新急电。

    ......

    1922年6月30日,为了解决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相关国家代表齐聚瑞士苏黎世。包括西班牙和英国、表示将协助西班牙的意大利、因意大利的介入而半被迫担任调解者的德国,以及在最后关头宣布参会的法国——五国代表团汇集一堂。

    至于五国的代表阵容,德国这边自然是汉斯出面;西班牙方面,则是新任首相何塞·桑切斯·古埃拉-马丁内斯(José Sánchez Guerra y Martínez)亲自到场。

    至于前任首相安东尼奥·毛拉(Antonio Maura y Montaner)?因为西班牙本身的一团混乱,在会议筹备期间就走人了。

    “请多关照,公爵阁下。此次会议,我期待您如声望中所言那般公正且睿智地行事。”

    “我会尽力而为,桑切斯·古埃拉首相阁下。”

    当然了,在对待英国暴行这一点上,毛拉和桑切斯·古埃拉两人的立场也没太大差别。

    “真没想到会因为摩洛哥的问题,再次和阁下照面。”

    “又是英国惹的祸啊。”

    另一边,英国派来的则是外务大臣贝尔福——碰巧,他也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时的首相。

    就汉斯个人而言,他更中意在大战期间多次并肩作战的爱德华·格雷,如果是他来就好了......但格雷因视力恶化,早已无法继续公职。

    ‘唉,要是格雷还在,他或许还能牵制住内阁与丘吉尔,阻止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的爆发。’

    如今他缺席,反倒让人倍感失落。

    “咳,总之既然都到了这一步,我只希望这次会议不要再像上次那样混乱。”

    “这点我很赞同。”

    第一次摩洛哥会议不仅毫无建树,甚至因波将金号上的叛乱,直接演变成德国、英国、法国、俄国舰队间的混战,简直是一场灾难。

    如果这次也再搞成那样,汉斯已经做好了当场咳血上演一出悲剧的准备。

    “咳咳,各位久等了。我是意大利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

    就在某人回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浑身发冷的同时,意大利的代表登场了。对西班牙来说他是援军,对德国和英国来说却是个不请自来的麻烦。

    这是汉斯和那位一看就是来“火上浇油”的“浇油里尼”......不,是墨索里尼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顺带一提,墨索里尼之所以亲自出席会议,是因为他目前兼任意大利外务大臣。

    不过说实话,就算另有外相,他大概也会亲自现身。

    这个脑袋光亮得跟石像巨人一样的大块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