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46章 新时代

第246章 新时代(1/3)

    “阳光真刺眼,太过刺眼了。”

    1915年4月3日,随着第二次巴黎公社的狂风落幕,春天悄然来临。

    曾任克列孟梭内阁海军大臣的乔治·莱格,如今因与杜梅尔格合作而转任外务大臣,此刻他正站在通往波茨坦无忧宫的台阶上,微微皱起眉头,阳光炽热,刺得他睁不开眼。

    今天,是法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天。

    然而,升至高空的太阳却仿佛在颂扬一个新时代——

    对法国而言无比残酷的德意志帝国时代,残忍而又灿烂夺目。

    “早知道会变成这样,我当初就不该接下什么外务大臣的职位。”

    “哈哈,事已至此,谁都无法回头。总得有人在条约上签字。”

    “我同意。”

    陪同莱格作为全权大使前来的卡约,还有那位早已退役、却代表法国军方远赴波茨坦的约瑟夫·霞飞,脸色阴沉地说道。

    莱格、卡约、霞飞,这三人今天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代表的身份,前来在柏林和谈会议的结果上签字。

    他们自然不愿意来。

    谁愿意在那将被后世千秋万代铭记为法国衰落象征的条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至少,在体内流淌着法国血液的人中,不会有这种人。

    但总得有人,为这场战争画上一个彻底的句号。

    总得有人,在经历了战败、又被第二次巴黎公社风暴席卷之后,为这满目疮痍的法国带来和平。

    约瑟夫·卡约,从战争时期开始便率先主张与德英和解;莱格,作为外务大臣,也是那个将地中海舰队推进死地的始作俑者;而霞飞,作为前法国总司令,为了对战争的爆发与法国的惨败负责,主动担下了这背负骂名的重任。

    “真是......脚步都沉得难以挪动啊。”

    “莱格大臣......”

    然而,哪怕已立下觉悟,这三人依旧难以迈步登上台阶。

    他们惧怕的,是那座冠着法国名字的无忧宫中,等待他们的命运。

    “......走吧。协约国的代表们,恐怕已经望眼欲穿地等着我们了。”

    但可惜的是,他们已经无法再拖延时间。

    莱格、卡约、霞飞三人叹了口气,望向台阶尽头那座黄墙碧顶的无忧宫。

    三人迈开沉重的步伐,朝宫殿走去。

    为了彻底结束这一切,为了给战争画上终结的句号。

    ......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日后将被后人称作“无忧条约\/桑苏西条约”的协议,将在今日正式签署,这象征着这场多事之秋的大战终于画下了句号。

    严格来说,这只是与法国之间的战争真正终结,至于与意大利的条约(原定在美丽的舍恩布伦宫签署)尚未敲定。

    然而,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实质内容,今日的这份条约都远远重要于意大利那边。对外交官而言,那份意大利条约不过是附带的点缀罢了。

    就像世人都知道《凡尔赛条约》,但随后摧毁哈布斯堡与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或让匈牙利人至今耿耿于怀的《特里亚农条约》,却知者寥寥一样。

    与意大利的协议,无疑也属于这类后者。

    总之,今天,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将与以维也纳体系与“美好时代”为象征的旧时代彻底决裂,迎来一个新的纪元——“桑苏西体系”,亦或称作“德意志帝国时代”。

    “没必要再拖延了吧,赶紧开始吧。”

    “哈哈哈!当然,比洛总理。”

    正如德国人民对这份条约充满期待,比洛总理也早已按捺不住,嘴角带着笑意催促尽快签署。

    既然来自法国的宾客们也已就位,就更没有再浪费时间的理由了。

    汉斯深吸一口气,转向代表们,缓缓开口道:

    “那么,现在由我来简要说明本条约的内容。”

    1.法国为补偿协约国遭受的损失,需赔偿450亿法郎。

    2.法国将整个阿尔萨斯地区及洛林一半割让给德国。

    3.法国将里尔一带与阿登部分地区割让给比利时。

    4.法国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唯有阿尔及利亚因其被法国视为本土(当然只是借口)得以保留。

    5.法国陆军限制在二十万人以内(这是巴黎公社时期获准重建的兵力上限),并需拆除所有边境堡垒与防线。

    6.法国需向协约国移交现有的重炮与坦克,并限制乃至禁止化学武器、坦克、飞机、重机枪的生产与持有。

    7.法国海军现有舰艇将作为赔偿移交协约国,并限制新军舰建造。

    8.法国不得与俄罗斯、意大利等原盟国建立任何形式的结盟关系。

    此外,还有战争罪审判(不过由于像普恩加莱等人已与协约国合作,而贝当、福煦等主要军方人物也已流亡海外,该议程多半会不了了之)以及威尔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