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37章 开宴之时

第237章 开宴之时(2/3)

式达成了妥协,将老挝北部法国勉强苟延残喘留下的名义上的保护国,即琅勃拉邦王国变成了日本的傀儡政权。

    至于老挝南部,则在英国的强烈要求下,划给了名义上中立、实际上深受英国影响的暹罗(今泰国);而柬埔寨方面,则作为英国的傀儡国宣布独立。

    英国此举,意图已然明显——无论如何都要阻止日本在中南半岛继续扩大影响力。

    “英日同盟,也算到头了。”

    虽然就算没有中南半岛问题,这个同盟也走不了太远。

    另一方面,关于x国问题,算是收获了半份喜悦。

    x国得到了列强对其自行收复北满的承认,而对于已落入日本之手的原法属广州湾,日本按道义理应归还,但具体实施由两国私下协商解决。至于废除与西方列强及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尝试,只能遗憾宣告失败。

    凭借x国在战争中的表现,能做到如此程度,已算是用尽人事。

    “呼......”

    而得知结果后,x国代表的脸色喜忧参半。

    至于另一项烫手山芋——滨海边疆区的问题,汉斯亲自与美、英、日三国进行了私下谈判,最终决定暂时搁置。

    因为关于滨海边疆区,他有另一套属于自己的计划。

    所以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反正没多久它又会重新浮上水面。

    接着是太平洋与美洲的问题。

    相比远东,太平洋与美洲的问题则顺利得多,处理得也相对干净利落。

    太平洋方面,原本由法国与英国共管的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法属波利尼西亚、瓦利斯和富图纳诸岛,以及法属印度,全都归于英国所有。

    至于加勒比地区的法属殖民地,包括距离墨西哥西岸约1300公里的克利珀顿岛,以及圣马丁、圣巴泰勒米、瓜德罗普、马提尼克等地,则被美国收入囊中。至于南美大陆上的法属圭亚那,则被交给了巴西,作为其参与战争的报酬。

    其实英国对这些地区也垂涎三尺,但碍于美国的“门罗主义”,只能勉强接受加拿大自治领兼并法国在新大陆最后一块领土,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而“新喀里多尼亚”(即法国的努美阿),则被德国收归旗下。

    “嘿嘿,之后搞个旅游胜地也不错。”

    当然,说是旅游地也只是开玩笑,汉斯真正的目的还是看中了努美阿的镍矿、铁矿与锰矿等资源。

    虽然位置稍远,但它紧邻德属新几内亚,管理上并不困难。

    实际上,从19世纪70年代起努美阿的镍矿开采就已十分活跃,英国对此自然眼红,甚至露出不甘的目光,但最后还是默认了德国的获得。

    说实话,英国已经在太平洋抢了一大堆岛屿,而德国才拿了一个努美阿,要是他们还不乐意的反对,那就真不当人了。

    总之,亚洲、太平洋、美洲的问题大致解决后,轮到非洲。

    不过非洲那边法国的殖民地个个地广物博,远比太平洋那些小岛更有价值,因此讨论仍未结束。

    于是,下一道摆上和会谈判桌的大菜,就成了名为“意大利”的美味披萨。

    ......

    “首先,意属索马里兰(今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将割让给英国。对此有反对意见的人在吗?”

    汉斯主持会议时这样说道,代表们则沉默不语,似乎在无言表达他们的默认。

    就这样,意大利好不容易得手的意属东非,在劳合·乔治那副恶人般的笑容下,落入了那个对殖民地爱得死去活来的英国肥猪手中。

    “接下来是意大利本土。对将包括威尼斯在内的威尼托地区交给奥匈帝国这项决定,有反对意见吗?”

    “没有。”

    “无异议。”

    比洛总理和劳合·乔治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伍德罗·威尔逊虽然眉头一皱,显然对奥匈拿走威尼托心存不满,但终究没有说出反对的话。

    其实这也是威尔逊的无奈之举。

    美国根本没有资格对意大利的事务指手画脚,而威尼托与伦巴第同属昔日奥地利的旧地,从名义上讲,奥匈帝国占据了正当的理由。

    更何况,早在特伦托问题上,英国、德国、奥匈三方虽然没有明言,却早已私下达成默契,将威尼托割让出去。

    威尔逊从一开始就没有插话的余地。

    “当然了,威尔逊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一脸不爽吧。”

    顺带一提,同样是奥地利旧领的伦巴第倒是被奥匈大发慈悲地“留”给了意大利。

    根据弗朗茨·斐迪南皇帝的说法,“我们也得要点面子,就拿走威尼托吧,伦巴第我们就无力再管了。”

    当然了,对意大利来说,不管是连同伦巴第一起失去,还是只丢掉威尼托,带来的都是令人绝望的打击,哭丧的脸色没什么两样。

    “谁叫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