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 第270章 我剑也未尝不利!

第270章 我剑也未尝不利!(2/3)

嫡立庶的决定。

    在朝堂之上,其他大臣们都对这个决定敢怒不敢言,甚至连看一眼都不敢。

    然而,袁绍却毫不畏惧地站了起来,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面对董卓的威压,袁绍的气场丝毫不乱,他手中紧握着宝剑,直直地指向董卓,仿佛在向他宣战。

    董卓面对袁绍这样四世三公的身份,也只能干瞪眼,虽然心中愤怒,但却不敢对他有丝毫的举动。

    而在一旁,年轻的朱棣也被这一幕深深吸引。

    他凝视着天幕,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这年轻时候的袁本初实在是太霸气了!”

    朱棣赞叹道,“这简直就是咱的偶像!”

    他对袁绍面对董卓时的毫不畏惧深感钦佩,甚至连一旁坐着的曹操,脸上也流露出对袁绍的钦佩之情。

    【袁绍为什么有底气剑指董卓,那自然是他背后的家族势力。

    在满朝文武都不敢言语的时候,面对着吕布的方天画戟,他任就一人站出来与董卓拔剑相向,让人一度以为袁绍拿的是主角剧本。

    他的家族号称四世三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就是你父亲往上数四代每一代都至少有一位总理。

    袁绍感到意外,董卓竟然敢向我拔刀?

    他忘了他是我家的奴才了吗?】

    三国位面,许都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曹操站在城楼上,遥望着远方的天幕,心中涌起一股无尽的感慨。

    他的目光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年代。

    那时的袁本初,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怀壮志,欲为大汉江山立下赫赫战功。

    董卓废嫡立幼,天下震动,众人皆敢怒不敢言。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袁本初挺身而出,手持长剑,直指董卓,其英姿飒爽,令人惊叹。

    那一刻,曹操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将来也要成为像袁本初一样的人,勇敢无畏,为正义而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如今的袁本初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一心为大汉的热血少年。

    他变得敏感多疑,优柔寡断,失去了往日的果敢与决断。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本初对峙于黄河两岸。

    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最终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曹操深知,袁本初的失败并非仅仅因为他的军事才能不如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败给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与犹豫。

    曹操叹息一声,转身离去。他的身影在城楼上渐行渐远,留下的是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苏北继续刷起了下一个视频,

    【河北义士何其之多!】

    在大秦位面的咸阳城中,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映照着始皇帝那威严的身影。

    他站在高处,目光远眺,凝视着远处的天幕。

    天幕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高悬于天空之上,上面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始皇帝的脸上露出震惊和不可思议的表情,他喃喃自语道:

    “河北义士?这不是指燕赵之地吗?寡人记得赵国的廉颇和李牧,他们都是忠义之人啊!”

    始皇帝的记忆被唤醒,他想起了廉颇和李牧这两位赵国名将。

    廉颇以勇猛善战着称,而李牧则以智谋过人而闻名。

    他们都为赵国的安危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当之无愧的忠义之士。

    然而,始皇帝心中也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

    这期天幕上所盘点的究竟是何人呢?

    难道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忠义之士隐藏在燕赵之地吗?他的好奇心被勾起,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沮授,“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曹操,“死后葬于城北!”

    沮授,“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可惜袁氏不能善用啊!”

    沮授是河北广平人,年轻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志向,而且深谙谋略,沮授在年轻的时候被举茂才成为了县令。

    沮授起初是在冀州牧韩馥的帐下。

    韩馥生性懦弱,身边的大多数人也心向袁绍。

    所以韩馥就真的把冀州让给了袁绍,咱们都知道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却不知道沮授和袁绍早就有了河北版的隆中对。.

    沮授说道,您不到20岁就名扬天下,后来赶上董卓废立皇帝,只身一人在朝堂上反抗董卓,使董卓心生畏惧,现在坐拥冀州,但是四周强敌强敌环伺,北方有公孙瓒和胡人,西边有张燕。

    但是只要我们向西出发即可平定青州,之后平定张燕,届时就能威震河北,统一河北四周。

    沮授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沮授献策袁绍说,如今天子流离失所,诸侯心怀鬼胎。

    互相攻伐,我们应该把天子接到邺城,挟天子以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