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是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惩罚,送给了人类。不要问我为啥送个女人算是惩罚,我也不理解。这个或许和后来发生的事情有关系。后来这个据说魅力四射的娘们处于好奇打开了一个宙斯嘱咐不能打开的盒子,于是乎从里面飞出了贪婪,诽谤、嫉妒、瘟疫等等灾难和负面情绪,等这洋娘们发现后也是怕极了,赶忙将盒子盖上。可惜这个时候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已经释放出来了,盒子里面只剩下了希望。不过也好在还有希望在,所以人类才能够在众多痛苦的侵袭下,坚持了下来。当初看到这段故事的时候,余渊不过一笑而过。对于什么奥林匹斯山一类的希腊神话体系,他只是抱着游戏的心态去了解,从来没有当真。而今天这灵光一现,却是因为这个故事给了他一点启迪。尽管文明底色不同,但人类的智慧在某个层面之上还是会不约而同的朝着一个方向出现交点。
比如这个故事隐喻着女人是祸水的概念,在华夏文明中也有相同的观念。当然了这绝不是余渊对女性有什么偏见,只是单纯分析历史而已。回到正题,这个故事突然闪过,如同在余渊浑浑噩噩的意识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希望——就是希望,对付万物寂灭的唯一办法就是留下一点希望在。余渊用仅剩下的一丝清明,轻轻说了一声,“希望——”这两个字一出口,在他的脚下顿时亮起来一片淡黄色的光芒。这片光芒虽然不强烈,可却在这死寂的黑暗中将余渊昏沉的灵魂唤醒,保持最后一点清醒。黄光之中,一股纤细的生命力慢慢向上钻了出来——竟然是一颗鲜嫩的绿芽。这细小的嫩绿,丝毫不在乎死寂的笼罩,自顾自的生长,抽节,从两片叶子眨眼之间长成了四片,片刻之间便长成了一尺多高的小树。而且还在加速生长。周围的黑暗也似乎惧怕这瘦弱的小树,迅速向周围躲了过去。黄色的光芒也渐渐转白,覆盖的面积已经一丈开外,将余渊覆盖在光芒之下。余渊顿时感觉身上一松,整个人也随着小树的成长越来越清醒,力量重新回到了神识当中。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而躲在寂灭之中的食海兽此时第一次慌了。死寂是他最后的杀手锏。他也没有想到余渊竟然能想出用希望对抗死寂。寂灭可以消除一切,却不能消除希望。希望和无相不同,无相没有实体,却是真实的存在;而希望并不存在于真实的世界当中,却又以虚无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之中。这个说起来就有些复杂,不大好理解。但换一种说法就好懂多了。希望就好比是一部作品中的人物,这个人物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却因为这部作品的读者众多,形成了一个虚无的存在,提到这个虚拟的人物,大家又都认得。这大概就是希望存在的方式了。比如三国中给关二爷扛刀的小弟周仓,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位爷的记载,而你看现在的关帝庙中,只要有二爷一座庙,就有周仓一炷香。
慌乱中,食海兽也只能将死寂的空间拼命向这个象征着希望的小树压过来。原本这种比拼到了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别的手段就可以认输了,对方造出了自己克制不了的事物,在赌斗上就已经胜出了。食海兽只是不甘心而已。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也要拼一下。可惜这次的胜率他还不足万分之一。不管死寂空间如何压缩,那小树还在生长,不多时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此树生的奇怪,有枝无叶,上看不到树冠的顶端,下感受不到根系扎到了何处。树干魏巍然,恍若擎天巨柱一般。那散发出来的光芒,不但向外扩张数百里之外,向内也凝聚成了一颗明亮的,大如车轮的光球。悬挂在枝头。随即开始分裂,一个、又一个……足足分裂出来十颗,如同果实一样挂在那巨树枝头之上。尽管余渊也不认得这树木是个啥树,可当这九十个大灯泡挂上树梢的同时,他的脑海里蹦出来三个字——扶桑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这段记载说的就是扶桑树。余渊恍悟,有光明方才有希望,自己创造的希望,将死寂点亮。这一局自己是完胜了。因为,希望永远存在。随着死寂的世界被十日点亮。食海兽化作的老者也出现在余渊的视线当中。此时他原本清瘦冷厉的面容已经露出了疲态。忽然扶桑树一阵晃动,它终于停止了生长。余渊知道不是它不长了,而是这食海兽的意识空间就这么高,希望已经将其充满了。死寂无处安身,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了。随着它的消失天地间一阵元气波动,食海兽噗的一声吐出一口老血,黯然道,“我输了。”
余渊明显感觉到他的神识在方才天地元气波动之中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怕不是没有千万年的岁月修炼不回来了。他也懂得做人留一线的道理,当下拱手道,“前辈承让了。还请尽快稳住神识,免得伤势扩大。”话音未落,一道神识送回本体,将食海兽的神识本源引了过来,直接没入对方的身体当中。
那食海兽本已经神识受损,确实伤的不轻,此时神识本源入体,如同久旱逢甘霖一样,顿时将已经龟裂的神识修补好了一大半。这个也是机缘巧合。方才食海兽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