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不应 > 第426章 抿一口酒

第426章 抿一口酒(1/2)

    …

    从齐国到陈国的路很遥远,也需要走很长时间,虽然闻潮生与阿水骑着一匹好马,可二人身体情况不容乐观,由是无法骑着马一路狂奔,只能尽量让马儿走得平稳些,每日多走些时辰。

    好在这匹马儿似乎颇有灵慧,晓得二人状况十分糟糕,选的路几乎都是些平坦的地方,吃饭喝水歇息的时候,会先跪伏在地上,让闻潮生与阿水从它的背上下来。

    二人一马,从朝露走到斜阳远去,又从星夜稀疏走到黎明降至。

    闻潮生会记得每日去小瀛洲看看,看是否能遇见北海道人,可也正如同当初北海道人告诉闻潮生的那样,二人的初次相见纯属缘分,北海不会经常出现在小瀛洲中,也从未刻意去培养他,之所以传他道法,更多是因为觉得闻潮生与道家很有缘分,于是随手点化了他一下。

    他的状态,阿水的状态都在变得越来越差,事情仿佛正在往无法回头的绝境而行。

    开始的几日,阿水尚且能与他说说话,或是聊聊以前的事,尽管阿水认为自己的过去真的很无趣,跟她的人一样无趣,但她还是很认真地在讲。

    到了后面,阿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偶尔醒一醒也是蜷缩在闻潮生的怀里,神情茫然地望着远方。

    闻潮生眼中的茫然大约不比阿水更轻更浅,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还有多远,一问路人,路人也给不出他一个具体的答案,只说翻过几座山,再过几座城就到了。

    后来闻潮生也逐渐眼皮昏沉,他知道自己必须休息了,于是牵着马到了最近的一座小城洪铜,找了一家客栈安顿。

    睡前他仍是不死心地去了一次小瀛洲,但在那里,依然只有花香鸟语,而且随着闻潮生的状态越来越差,他发现自己进入小瀛洲的过程变得逐渐艰难。

    那里似乎需要有较好的精神状态才能进入。

    休息一夜之后,闻潮生在客栈买了些现熬的肉粥,勉强喂阿水吃下一些之后,他补充了一下自己的物资,然后又带着阿水与马离开。

    其实洪铜距离王城已经极远极远,一路上闻潮生倒也想明白了些事,那些参天殿内的圣贤们此刻大约是因为某些事情无法离开王城,否则他与阿水根本活不到现在。

    天人境的修士在天下中是真正的凤毛麟角,算上些许隐世不出的,估计四国加起来也就百来人,这样的存在若是折损,对于一方势力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他们杀死那名书院的五境掌殿后,参天殿的那些圣贤必然震怒,便是当下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事而做着准备,一旦他们能够抽出手来,必然会想办法追杀闻潮生二人,因此留在齐国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更重要的是,闻潮生想要去陈国再最后碰碰运气。

    北海道人曾经告诉过闻潮生,在佛国弥勒坐化之地,那十万雪山之中有一株舍利所化的金莲,可以生死人肉白骨,闻潮生当然不认为他有这个能耐与运气找到那株金莲,但这个念头已经成为了支撑他下去的唯一动力。

    又或者,闻潮生觉得死在漫天大雪之中也是一种不错的结局。

    跨马出关,闻潮生与阿水再度启程,他的身上有齐王给予的令牌,出关自然无人敢拦,自洪洞出关之后,距离陈国最近的纤云隘还有一千三百里路,虽是修有官道,但一路上再无补给。

    其实自洪铜出来之后,景色壮丽秀美,春意在几许精致的绿水青山背后荡漾成为了云下幅员辽阔的草甸,路旁一条清澈透明的溪水直直拉向了远方,星月一旦点缀于天穹之上时,这条溪水便会在夜幕中散发星星点点的辉芒,仿佛仙庭遗落在凡间的银河……但无论路上的景色如何壮观,都无法留住闻潮生的目光半分,他的时间已经不多,无法在此停留暂赏。

    路过铁峡关时,二人遭遇了一场极大的暴雨,闻潮生恰巧在峡关的一处山腰间寻到了熊洞,里面的「原住民」已经搬走,但马儿似乎对于洞中残留的熊的味道格外敏感,迟迟不愿进来,直至闻潮生收集了附近的一些干柴,生了火,将熊洞内的气味烤散了些许,它才总算愿意从暴烈的雨中吭哧吭哧地走入了熊洞,跪伏于火堆旁炙烤着身上的雨水。

    到后来,它似乎也累了,直接侧躺着睡了过去。

    劈里啪啦的密集雨声在洞外响起,幸是山上植被茂盛,树木繁丰,纵使暴雨淋漓,却没有出现泥石流之类的天灾,火堆的温暖让昏睡许久的阿水睁开了一条眼缝,她的目光越过了温暖的烟火去到雨里,鼻翼间缭绕着淡淡木柴焚烧的味道使她变得恍惚,像是回到了很小很小的时候,她躺在厨房的干草堆里,抱着不知从哪里捡来的野猫,什么也不想地看着自己的母亲烧火做饭。

    那时的她没有心事。

    这感觉十分不真实……但是很好。

    “咱们离陈国还有多远?”

    她的声音很浅,比洞口传来的雨声都浅,闻潮生其实没有听太清楚,只是见她呢喃,也大概明白了她要说什么,指间轻轻折了一根小枝,扔进了火堆

    “不远,快到了。”

    阿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