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狞笑挥剑挑破簿册:";司空费心了。”
戌时三刻廷尉府,青铜雁鱼灯在穿堂风中摇曳,何勖把玩着廷尉印绶,目光掠过司马亮颤抖的指尖:";王爷可知杨骏今日往武库提取了多少具诸葛弩?";
司马亮手中茶盏突然迸裂——这不是意外,盏底暗藏的";春月笺";浸水显形,正是杨骏安插在汝南王府的细作名单。何勖靴跟碾过碎瓷:";三百具弩机,恰够封锁洛阳十二城门。";
“他敢?”司马亮不由浑身一震:“难道他还想让某家被诛杀三族?”
“不是不敢!”何勖低声:“石鉴也没有做到。依某家来看,还是遁去为妙。”
一句话,把个老臣说的浑身颤抖:“如今武帝已亡,新帝刚刚登基,更别说又是个顽痴之儿了。”
亥时正,丑婢捧着药盏穿过九曲回廊,腰间铜钥撞击回应着打更声。当她推开马厩暗门时,司马亮正蜷缩在草料堆里——这位三公之首的汝南王,此刻裹着商贾的粗麻短打。
";这是许昌各屯田都尉的密押。";丑婢撕开中衣衬里,血书地图赫然在目,";但王爷需记住,过轩辕关时要说弘农杨氏的切口...";
司马亮看看马厩梁上悬着的青铜马铃,内壁刻着";元康七年监作";,他知道,杨骏早已掌控少府监,他要想活命,不跑还能怎么样?
子时三刻,守关士卒举火查验符传时,司马亮后颈的冷汗已浸透假户籍上的";杨";字。
";且慢!";都尉王彰夺过符传,借火光细看纸缘暗纹:";这过所纸产自蜀郡,今年该用南阳蔡侯纸...";话音未落,司马亮猛然吹熄火把,二十年前镇守关中的肌肉记忆苏醒,反手夺过弩机。
卯时初,老船公的蓑衣滴着水,船舱底板忽然传来叩击声。司马亮掀开木板,骇然发现暗格里蜷缩着杨骏之女杨芷的乳母!老妇浑浊的眼珠映出火光:";太傅早知道王爷要走水路...";
元熙元年,司马亮在十二时辰内完成的280里逃亡,不仅是个体求生之路,更暗藏着西晋兵符制度崩溃的密码。腰间遗失的错金虎符,最终成为八王之乱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而此时的杨珧和杨济,却是在司马亮的逃亡中,看到危机,这危机,让杨珧杨济不觉背后阵阵发凉:“兄长如此,只怕祸不远也。”
永平元年(291年)三月初七亥时,洛阳杨骏府邸密室,烛影摇红中,杨骏摩挲着案头金装《尚书》,这是武帝临终前赐予的";辅政信物";。弟弟杨济突然推门闯入,铠甲未卸便跪地急谏:";兄长真要诛杀汝南王?当年王凌、毋丘俭之鉴犹在眼前!";
杨济所言直指曹魏旧事: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因谋废齐王芳遭司马懿诛杀;正元二年(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于寿春起兵反司马师,最终兵败身死。这些典故如重锤敲击密室,震得青铜朱雀灯台嗡嗡作响。
";糊涂!";杨骏拍案而起,腰间玉具剑撞在漆案边沿,";司马亮若得入朝,必效当年司马懿夺曹爽之权!";他展开案头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司马亮与楚王司马玮的七次信使往来。
此时尚书郎李斌趋前呈上《汉仪注》,翻至";诸侯王议罪";条:";太傅明鉴,按汉制,诸侯王非谋逆大罪需经三公九卿共议。今若擅诛宗室...";话未说完,杨骏已挥剑斩断书简,丝质书页如断鸿纷落。
三月初八子时, 洛阳武库,中护军张劭手持虎符调兵时,发现武库令呈上的";元戎弩";竟少了两百具。这种射程三百步的重弩,正是控制洛阳十二门的关键。更蹊跷的是,本该密封的弩机齿轮上,残留着荆州特产的桐油气息——这正是杨济镇南将军府的军用物资。
值此紧要关头,司空石鉴突然率御史台属官闯入武库。老司空手持泰始八年(272年)武帝亲颁的《武库令》:";凡调弩超百具者,需经尚书台、御史台联署!";张劭的调兵文书上,却只有中书省印鉴。
襄阳镇南将军府,杨济解下沾满江雾的鱼鳞铠,案头摊着三封洛阳密报。第一封详述杨骏废黜东宫属官;第二封记录贾南风私会楚王使臣;第三封则是汝南王司马亮在许昌操练部曲的军情。他提笔在荆州舆图上勾画,汉水与淯水交汇处被朱砂重点圈注——这是当年司马懿擒斩孟达的古战场。
尚书左丞傅咸递上《泰始户调式》抄本:";将军请看,去岁荆州上计,杨太傅门客占田逾制者达七十三户。";按晋制,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