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篡明:从边军一队官开始 > 第342章 抗税运动(2)

第342章 抗税运动(2)(1/2)

    堂上众人等着有些着急,老成稳重的范永斗又低头沉思了良久。

    这才品了一口茶水道:“汉军之威名,想必已不用老夫再多嘴了,一昧的拿鸡蛋碰石头,岂不是害了大家!”

    范永斗继续卖了个关子,转而玩味看向坐立不安的靳良玉,心中是不断冷笑:“你靳家背地里偷偷和王家勾结,一起吃了我范家多少铺子,今日定要让你难堪!”

    果不其然,范永斗一番话将火引到了靳良玉身上。

    霎时间,豪商们被朝廷收税和各种货物被扣押的怨气,彻底的将靳良玉淹没。

    被几十个人指着鼻子骂,靳良玉显然也不是什么忍者神龟。

    “直娘贼的,再有妄言者,老夫便是豁去这条老命,也要让他家破人亡!”

    靳良玉是拍案而起,一张老脸已经完全变色,声嘶力竭的呐喊响遍了院子。

    作为晋商之中影响力最大的三家之一,靳良玉的狠话还是有些威慑力,堂上一瞬间开始安静了下来。

    而一边的范永斗隐藏着心中的喜悦,差点就笑出声来。

    见目的已经达到了,范永斗这才与众人商讨起了应对之策。

    “难事都要讲一个巧字,古语更是有云,避实而击虚,扬长而避短!

    玩硬的,咱们玩不过朝廷,可到了商事之上,便是大汉的天子也未必有我等精明,诸位可明白老夫的意思?”

    “高见!范老掌柜果真是高见啊!”

    堂中不乏有机敏之人,立刻就从范永斗的话中的听到了别的味道。

    人群还在议论,范永斗却是一点都不着急,独坐于主位之上。

    直到人群安静了下来,王家家主王登库上前一礼道:“我晋商七家商号与河南一十八家商号,愿听从范掌柜的派遣!”

    王登库最先行礼,然后是晋商和河南本地的豪商大户。

    “免礼免礼,既然大家都愿听老夫调遣,那便统一行事!”

    一边摆着手,范永斗的一张老脸都要笑开了花,只觉得是前半辈子都白活了。

    “河南隶属中原之地,地大物博更兼粮田众多,如今大汉开国之治,民间连收了好几个丰年,粮价已稳定在了一两二钱银子一石,如此低的粮价,正是我等的好机会啊!”

    “范掌柜的意思是囤积粮食,然后再高价卖出?”

    底下有人提出了疑问,范文斗摇了摇头,十分坚定的摆手打断:“不是平日里简单的囤积粮食,这次要由二十六家商号同时收购粮食,务必要买光河南市面上的粮食!”

    “河南一个产粮大省,市面上竟买不到一石粮食,老夫到时候看朝廷急不急!”

    “这般行事,定又要花费无数银子,万一……”

    又有人提出了异议,范永斗冷哼一声,指着刚才叫最大声那人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要这件事成了,我等便有了同朝廷谈话的本钱

    再说了,别看大汉的粮价如此低廉,外面可不是这样,就连江南的鱼米之乡,粮价也因战乱涨到了三两一石。

    如今一看,即便是最后出了事,粮食也不会烂在大家手中,卖出去最后肯定有赚头!”

    范永斗的一番话滴水不漏,很快就引起了众人的支持。

    依旧是靳良玉,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大喊道:“我靳家出银一百五十万两,全用于收购粮食!”

    此言一出,院子里响起了一阵的感叹之声。

    王家家主朗声附和:“靳家行事如此大气,老夫佩服。

    此事为表支持,我王家愿出银两百万两!”

    院里众人更是惊讶不已,只道是此事定会大赚一笔,否则这铁公鸡王老头岂会主动出银子……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大汉本地的许多商号已开始投入晋商的怀抱。

    本地人与外地资本一合作,再加上巨量的资金支持。

    仅仅十余日之间,河南各地均是出现了采购粮食的狂潮,粮店中粮食价格也随之而上涨。

    要是正常上涨的话,粮价涨个几钱几分银子对百姓来说,倒也可以接受。

    可有了晋商的搅局,这种恶意哄抬的行为,已让河南的粮价涨了整整两倍。

    以开封府为中心,向四周村里扩散的百姓们是苦不堪言。

    除了早就屯好粮食的乡民,普通百姓哪能吃的起水涨船高的粮食。

    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好,慢慢的人们发现一个恐怖的问题。

    怎地粮店里那些粮食都没了,难道又要闹饥荒了?

    此时此刻,最为焦急万分之人,莫过于新任钦差大臣小元子了。

    刘平派他来河南督办此事,哪能想到会遇到如此棘手之事。

    好在小元子见过了不少的大风大浪,初始的惊慌过后便冷静了下来。

    没有再多耽搁,小元子先亲自手书一封命人发往京师,告知朝廷如今河南的动向。

    再者,身为黑衣卫统领的小元子召见了河南的分舵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